3月27日清晨,在洛浦县山普鲁镇喀拉央塔克村有一家超市门口排起了一条“长龙”,大家有说有笑,还相互分享着选择商品的心得,这家超市如此受欢迎的秘诀是什么呢?
原来这个看似普通的超市却有一个非常温馨的名字—“爱心超市”,货架上整齐摆放着纸巾、洗衣液、电水壶、手套、脸盆等生活物品,皆是由该村“访惠聚”工作队自筹资金,或者社会爱心基金及其他社会帮扶力量赠送的。墙上贴有醒目的管理制度、温馨标语,最新奇的一点是,在这个超市里买东西不花钱,而是用积分兑换!
据了解,该村采用“12+X”积分兑换规则,今年共制定“知识能手”“卫生文明”“农耕劳动”“守法知礼”等12个特色月主题,根据每月主题,由各类对应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负责在“超市积分册”登记,评选积分最高的10户,进行表彰并兑换物品。每月获得积分最高“明星”者,年终进行再次奖励。“X”则是村民主动参加县乡村级组织的各类公益性、文体性、互助性活动的灵活积分,可直接在超市免费兑换1瓶洗洁精或同价位物品,兑换后清零。
“积分”改变生活,“明星”带动振兴。这个“爱心超市”成为了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加油站”,爱心人士的“回馈之窗”,让“明星”们受尊重、有尊严、动力足,激励着各族群众通过志愿活动来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掀起“积分改变生活,文明振兴乡村”的新热潮。
“爱心超市”里摆放着整齐的“商品”。穆拉迪力·阿卜杜拉摄
村民如孜买买提·多来提尼亚孜2月份评上了村里的“卫生文明家庭明星”,从“爱心超市”里领取了电水壶、洗衣粉、洗洁精等奖品,他自豪地讲述了自己的“获奖”经历,“今年年初,我们村结合村规民约制定了月评比奖励制度,我积极参与村级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庭院改造、整治家庭卫生、陪伴孩子们学习等,我们村第一书记还对我进行了表彰,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带领家人和邻居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更多的人!”
这样的“爱心超市”已在洛浦县全面铺开。“爱心超市”的建立,让困难群众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积分券兑换的不仅仅是物质商品,更兑换出了文明公益新风尚。如今的洛浦,邻里争执少了,互帮互助多了,爱心“小”超市,撬动了乡村振兴、文明乡风“大”事业,让每一位群众都成为受益者,成为了洛浦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洛浦县山普鲁镇喀拉央塔克村第一书记程亚军说:“为了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结合村规民约的管理制度,我们成立了‘爱心超市’,通过积分评比来兑换‘爱心商品’,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发展的积极性,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以机制引领道德取向、价值导向,构建文明乡村。通过积‘德’成‘分’,‘抢着干’的村民越来越多,‘站着看’的村民越来越少,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等产业被带活。我相信在全民参与、互帮互助、互学互促的良好氛围中,我们乡村振兴的步伐会越来越稳健。”(董奕廷、穆拉迪力·阿卜杜拉)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