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警方“三聚焦三推动”加强法治公安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2022-03-2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近年来,昆明公安系统推进“1224”执法监督数字化新体系,聚焦“顽瘴痼疾整治、执法办案场所建设、智慧法治平台应用”三个关键环节,不断夯实法治公安建设基础,率先在全省完成市县两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覆盖。实现法治公安建设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智慧法治平台预警、签收、整改率稳居全省第一。

聚焦“顽瘴痼疾”狠抓精准整治 推动执法突出问题深入整改

深入推进“两有一压”专项整治。在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累计评查案件49579件,第二阶段协助省厅机场公安局完成3826件案件评查,完成568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线索核查,着力推动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显性问题与深层次问题一起解决,确保评查工作长效长治。

深入开展“禁止逐利性执法”重点整治。严格落实公安机关禁止逐利执法“七项规定”和异地办案协作等规定,建立经济犯罪案件常态化纠治机制和案件评查机制,制定办案正负面清单和受立案执法指引,统一异地办案协作事项范围和工作要求。

深入推进“五类执法突出问题”评查整治。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开展评查,找准问题“症结”,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针对查纠整改环节中发现的问题,聚焦基层最薄弱的环节、最突出的问题、最制约的矛盾,确定挂牌整治范围,采取自查自纠、下发通报、个案纠正、建章立制等方式推进挂牌整治。

聚焦“执法规范”狠抓硬件建设 推动执法办案场所提质增效

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作为硬指标。目前,全市共建成19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率先在全省完成市县两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覆盖,办案效率大幅提升。

将所队办案区升级改造作为优路径。坚持充分利旧、节约成本、智能应用的升级改造思路,推动全市派出所智能化办案区升级改造83个,全市18个案管中心已实体化运行,派出所案管室推行“1+1+N”模式,使用智能化办案场所刑拘人数占市局刑拘总数的77.14%。

将智能取证运用作为新引擎。开发智能笔录、电子签名按捺、民警身份核查等执法办案智能取证辅助系统,强化对办案活动的规范管理,避免无人看管、单人讯问、办案超时等问题。

开发远程提讯、取证、会见、会商系统,解决涉案地域范围广、调查取证难的执法办案难题,打造非接触式执法办案新模式,筑牢执法办案的安全屏障,实现执法事故“零”发生。

聚焦“执法风险”狠抓智能监督 推动智慧法治平台深度应用

通过整体布局、系统推动,着力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系统完备、职责清晰”的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实现监督制度化、程序化、智能化。

在建体系中破解难题。以智慧法治平台最强应用为关键,牢牢抓住执法监督管理中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运行主线,确保双中心建设省、市、县三级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推动以西山执法监督管理中心为示范、以官渡、宜良、嵩明、度假为试点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打造“1224”执法监督昆明样板,实现对执法办案行为数据记录和全流程监督管理。

西山执法监督管理中心、五华分局茭菱派出所案管室已成为全省示范。

在聚智能中精准发力。抓实“智慧法治平台+执法监督管理中心+案管室机制”落实,联动督察部门以全市300余名执法监督力量,撬动全警应用。

充分发挥法制员在执法监督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实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和基层派出所案管室的紧密连接,紧盯受立案等136项风险点,每日对警情、案件关键环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督,确保执法办案情况实时监控,执法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督促办案人员第一时间整改,做到智能化风险预警、执法巡查、案件评查、执法考评真正落实到具体案件、具体人。

在强监督中提升效能。建立市、县、所、民警“四级监督”机制,设置督导岗,确保监督结果应用到执法一线,最大限度地保障执法办案活动公正、高效、权威。

目前,全市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已汇聚系统信息60类8875万余条,监督警情334万余条、案件45万余条,节省50%风险监督工作量,全市公安机关执法风险问题数量、风险处置数量逐日减少。

下步,昆明公安将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不断推进昆明法治公安建设,积极争取将昆明作为“三中心”智能管理模块构建试点,力争培树一批全国执法规范化示范单位,积极争当全省法治公安建设“排头兵”,为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昆明市公安局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