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讲好屏边故事、宣传好屏边声音、塑造好屏边形象,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委党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扎实抓好“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万名党员进党校”“千堂党课下基层”“流动党校进农村”等各类培训轮训的同时,不断挖掘本地特色教学资源,着力打造屏边特色课程,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挖掘精神内涵 开发“红色”课程
结合屏边烈士陵园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集瞻仰纪念、参观学习、教育培训、党性锤炼为一体,已经成为省内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重要红色资源的实际,屏边县委党校不断挖掘屏边烈士陵园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丰富革命精神内涵,采取收集红色故事、采访退伍老兵、拟定课题方向、编写授课提纲等方式,开发出《悲情式教学·听取一个红色故事:参战老兵讲述战争的残酷与艰辛》《研讨式教学·开展一次主题研讨:如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等9个具有红色特征、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系列精品课程,取得了特色资源得到运用、培训效果明显增强、红色基因得到传承的良好效果。
结合现场特点 开发“配套”课程
屏边县委党校按照有主题、有讲解、有课程、有流程的“四有”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屏边烈士陵园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屏边“滴水苗城”特色小镇、大围山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等5个现场教学基地。根据各个现场教学基地的不同特征,在科学设定现场教学流程的同时,配套开发每个现场教学基地的理论课程。如针对百年滇越铁路人字桥现场教学基地配套开发《百年滇越铁路的沧桑历史》等理论课程,让学员可听、可看、可悟,避免出现现场教学“走过场”,切实推进现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相结合。
研究本县历史 开发“县情”课程
屏边县委党校专门成立课题组,选派骨干教师对屏边县的历史及县情进行研究,按照教学出题目、科研作文章、成果进课堂的工作理念,开发出《屏边解放史》《“滴水苗城”特色小镇的经验做法》等本土课程。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屏边县委党校始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在学党史、懂党史、用党史上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真正把“学党史、悟初心”落到实处。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与党课工作创新,打造“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的现场教学线路和红色教育教学单元等方式,不断提升学习实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杜浩楠 沈见怀/文 屏边县委党校/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