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拉祜族摆舞之乡——班利村

时间:2022-03-0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戴铮

春节期间,由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化馆和县民族文化工作队表演的舞蹈《摆出一个春天》亮相2022年央视春晚,将拉祜文化展示在全国观众眼前。在参与演出的舞蹈演员中,有11位来自澜沧县东回镇班利村。

这个地处西南边陲的小山村不仅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牡帕密帕》传承基地,也是拉祜族传统舞蹈“摆舞”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拉祜族摆舞之乡”。

近年来,村里依托充分发挥临近空港的交通地利优势和作为“摆舞之乡”的传统文化优势,建设农特产品交易展示中心、文化舞台、文化传承展示馆等游客服务设施,对群众民族歌舞进行重新培训辅导和整体编排包装,让老百姓在农忙之余通过演出增加收入,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以民族特色、民族舞蹈、民族音乐为核心的文旅景点,借势文化旅游业“摆出一个春天,摆出一个未来”。

为传承弘扬拉祜族传统文化,班利村利用临近机场的交通地利优势转化为吸引客流,发展旅游产业基础。2020年以来,村内协调黄浦区计划外援助资金,实施班利大寨民族文化展示设施及周边配套优化建设项目,改造提升文化舞台,增设遮阳大棚和防腐木看台,新建音响控制室、演员更衣室、景观等附属设施。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增强宣传参观展示的功能,先后建设游客休息区,配套佐佐咖啡馆、佑佑茶室、尚尚清吧、夏夏书吧,形成咖啡与清茶、音乐与书籍四个不同风格的主题“打卡地”,展现拉祜山村独特的风情面貌,借势文化旅游业拓展发展致富路子。

班利村作为一个以拉祜族为主的行政村,目前现有4支文艺表演队,200名群众演员,其中拉祜摆舞队150人、芦笙队50人。在当地镇党委宣传部门与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支持下,班利村邀请县文化馆和澜沧舞色拉祜舞蹈培训机构对文艺队员进行形体训练和歌舞节目编排,达到公开展演水平。同时,在保留原生态拉祜族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编排了反映拉祜族生产生活劳动的山歌、情歌、婚丧习俗歌曲及自编自演的拉祜族舞蹈和“民间武术”等作品,打造出了歌曲《牡帕密帕》《花香东回》《打猎歌》《最美丽的拉祜山乡》以及舞蹈《拉祜摆舞》《拉祜鼓舞》《芦笙舞》《拉祜甩包舞》等一批具有观赏性的品牌节目,引客入村,打造一个歌舞文化盛行的特色民族文化村落。

下一步,班利村将以澜沧景迈机场和东回镇打造普洱绿三角区域旅游枢纽为契机,充分依托班利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保护传承基地、“拉祜族摆舞之乡”“拉祜族第一大寨”的旅游资源条件,把民族文化展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作为班利村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将班利村建成东回镇的重点旅游景区,依托山水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资源形成以休闲、观光、体验为主的拉祜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班利村民族文化旅游新形象。(戴铮 澜沧县东回镇人民政府石芮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