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道路环境,春意盎然的公园广场,秩序井然的道路交通,人车礼让的文明新风,引人向善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的志愿服务,风景如画的绿树红花……穿行在云南砚山县城区大街小巷,处处尽显文明风采,习习新风扑面而来。
文明是新时代城市最鲜明的底色。今年以来,云南砚山县坚持党建统领,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知信行”三位一体,塑形铸魂同步推进,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以昂扬姿态奋力续写“七城创建”新篇章,七乡大地展现新气象,焕发新活力。
以上率下,“一线”办实事解难题
从“七城创建”之初,砚山县就组建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一名县委常委任常务副指挥长的高位推动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2名处级+6名科级+25名骨干”的“精兵强将团队”。创建工作中,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县上下全域发力、统筹协调,打出一套套“真刀真枪”组合拳。继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之后,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决心,掀起了新一轮创建工作热潮。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周至少听取一次专题汇报,亲自带队到基层和创建工作第一线走访调研,了解民生所需、民意所盼,发现创文工作短板,第一时间带头研究和协调解决创建工作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把调度工作机制的落实从办公室搬到了社区、学校和大街小巷,把解决一个公用洗手台未能正常使用、一条小巷垃圾乱堆乱放等“民生琐事”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
一批批“我为群众实事”项目清单相继推出,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实施市政道路改造、农贸市场提升等9大民生工程,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10类问题专项整治,改造提升市政道路41条、硬化背街小巷67条,修复人行道11.3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公交站台41座,新增公园面积3.7万平方米,建成区旱厕全消除,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一批批促进砚山城市面貌根本改变、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群众可感可见的民生项目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为砚山高质量发展汇聚了的强大内生动力,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精准务实,“一线”展作为暖民心
创文以来,砚山县坚持“基层群众出卷、党员干部答卷、群众最终阅卷”的工作思路,以“项目实施+志愿服务+重点攻坚”为抓手,将建城区细化为31个大网格122个小网格,构建起全域履盖、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权责清晰的工作体系,全县各级各部门和5000余名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00余场,受众群众30万余人次,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精准、务实、深入开展。
今天的砚山县城,老旧小区垃圾堆得到有效治理,城市“牛皮癣”不见了,孳生“四害”的臭水沟不见了,卫生死角减少了,小区“飞线”不见了,车辆停放有序了,农贸市场变美了,道路交通秩序更好了,……砚山的“颜值”越来越高了,“争当文明公民、争创文明城市”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文明的种子已经在砚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实实在在的变化和越来越多的“清单承诺”转变成为“满意答卷”,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持续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办进了万千百姓的心坎上。
令广大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的事越来越多,投资77万元打造的大兴街四巷、锦山三巷、书院村、大克底村等示范点,与相间相融的分布在县城东南西北各个区域的砚安公园、墨山公园、龙湖公园、七都国际广场、民族文化艺术中心、梦幻大世界、听湖小海湾等城市新景观,成为市民们每天休闲打卡、刷“抖音”和晒微信朋友圈的“网红点”。越来越多的群众心中的创建“主人翁”意识渐渐增强,从成年人到小朋友,越来越多的居民自觉落实门前“五包”“三包”的责任意识和行动成为砚山县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一道道美丽风景线,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城市形象进一步彰显,得到广大群众交口称赞。
动真碰硬,“一线”解顽瘴治乱象
砚山县在创文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治建并举,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与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和巩固提升国家级卫生县城成果等相结合,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执法资源,组建综合执法突击队,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渣土运输、集贸市场、城郊结合部、病媒生物防制、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娱乐场所10类问题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店面“门前五包”责任制,把“七城创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延伸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每一个日常行动,全天候保持城市整洁有序,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清理“牛皮癣”和小广告39154万余条、卫生死角2万个,整治乱堆乱放6002起,查处各类交通违法2507起,规范广告牌656块、拆除灯箱广告2838个,查处未密闭运输行为106起,依法取缔流动占道摊点379个,依法强制拆除私搭乱建183起,办理各类行政案件3162起,处罚209余万元。
文明无止境,创建不止步。文明城市创建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当前,砚山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步入守正创新、深化拓展的新阶段,砚山县委、县政府积极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始终坚持以思想引领方向、以理念促进发展、以文化提升内涵、以创建造福群众,全力以“文山之干”革命性举措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推动全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云南砚山县七创创建指挥部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