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炉,明确云南将通过推动职业教育强省的基本建成推进产业强省建设,到2025年,实现云南高职在校学生人数增加28.4万人以上,技工院校新增招生25万人以上。
产业工人作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在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大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云南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8年以来,云南省各级财政投入250多亿元资金用于现代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
《规划》中提出,云南要健全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实施职教园区“引领”工程、中职“强基”工程、“云岭工匠”培养工程、高职“双高”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职业教育强省。对此,在3月2日召开的《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继贤介绍,云南省教育厅将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保持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通过提高职教本科在校生规模占比,推动职业院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形成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以职教园区为平台,分工合理、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结构。一方面实施职教“园区引领”工程,持续推进17个职教园区(中心)建设,推进以教促产、以产促城,另一方面打造集教学、科研、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职教园区。
此外,云南省教育厅还将深化融合发展,推进学科专业与行业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做精优势专业、做强急需专业、做实新兴专业。通过健全多元办学格局,推进产教融合,力争到“十四五”末,学徒制人才培养总数占在校生总数的10%以上。在推进改革创新方面,聚焦“三教”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围绕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开展职业学校绩效评价,实施职教“国际交流”计划,打造“留学云南”职教品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产业人才供给高地。(姚敏)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