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打造产业集群 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时间:2022-02-2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围绕国家产业政策,紧盯目标定位,坚持把项目谋划作为推进发展的“先手棋”,全力以赴抓项目,凝聚合力抓发展,通过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增强项目的引领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努力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

在展示中心摆放着各类新能源电池材料和部件,这些产品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储能等环保领域,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核心材料就来自于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王昭沛介绍说,公司目前在曲靖形成的产能有12万吨的规模,在建的还有11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以及10万吨新型磷酸盐正极材料两个项目。

曲靖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在曲靖经开区规划建设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利用丰富的矿产优势、丰富的绿色水电、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辐射到东南亚市场的优势,打造布局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以及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主的一个产业集群。

除了德方纳米,曲靖还通过引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着力构建“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全产业链,填补光伏和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中下游环节的空白,形成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闭环。到2023年可实现产值900亿元以上,到2025年力争实现产值1600亿元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在新能源电池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围绕绿色硅光伏,曲靖一批重点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设。曲靖晶澳二期年产20GW单晶硅棒及切片项目是曲靖经开区与晶澳在一期年产1.2GW单晶硅棒项目成功合作后的再次携手。项目总投资59亿元,占地600余亩,全部达产后,新增产值将超过120亿元。

除了晶澳科技,在曲靖经开区的绿色水电硅产业园,还有隆基股份、锦州阳光等全球光伏龙头企业落户。在龙头企业的“磁场效应”吸引下,天津中环、广东高景、阿特斯等全球知名光伏企业有望进驻曲靖,构建起完整的硅光伏产业链条,到2025年力争实现产值2000亿元以上,建成“世界光伏之都”核心区,绿色能源产业成为曲靖地标产业。

去年9月,索通云铝90万吨阳极碳素二期项目开工。该项目上游衔接石化、煤化工,下游连接电解铝,同时带动运输服务等行业发展,将与绿色水电铝、石油化工、煤化工以及相关产业共同形成循环、低碳、环保产业链。索通云铝90万吨阳极碳素一期、今飞轮毂等一批铝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让曲靖的原铝就地深加工率达78.57%,比全省高23个百分点,形成集原料、电解铝、铝合金、铝深加工、再生铝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处于全省前列。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优则动能强。绿色能源产业、先进制造基地的强势推进得益于曲靖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加快构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体系。

为保证项目引得进来,落得下去,曲靖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前期工作经费,按照“大干大支持”的原则,根据项目推进等情况按月考核兑现,引导撬动各县(市、区)加大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项目工作良好局面。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市工信部门专门制定了任务进展情况表,把目前涉及到的80多个工业项目分为目标任务、完成时限、下步打算等八项主要内容,定期分析研究产业项目推进情况,及时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市级投资项目建立联系人清单,明确市级、县级、项目业主三级联系人,随时为项目推进纾困解难。

曲靖市工信局副局长付金龙表示,市工信局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继续落实“投资项目代办、企业联系人、涉企检查报审”三项制度和“项目联系人”制度;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延链补链招商,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要素保障能力。

在曲靖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阳光二期5GW单晶硅棒及切片项目已投产,晶澳二期20GW单晶硅棒及切片、德方纳米三期7.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云能硅材一期20万吨有机硅项目已经进入试生产,产能在不断释放,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动能持续增强。(来源:曲靖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