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共发展 携手迈步新时代——香格里拉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标杆工作综述

时间:2022-02-2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马建军

近年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抓实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四件大事,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标杆为目标,广泛发动各族群众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上大步迈进,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良好局面。

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鲜明政治导向

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也是香格里拉实现跨越发展的主要途径。

香格里拉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八大工程”为抓手,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对全市经济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情况下,全市各族人民紧跟党的领导,同全国人民一道主动应对复杂形势挑战,疫情防控的胜利果实让全市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更加有自信,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

“一直以来,我们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始终把全市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所有的发展都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方面,我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香格里拉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建功说。

近年来,香格里拉市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级50个部门和11个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领导机构,并做到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督办的工作局面。市委、市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工作写进第三次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研究、讨论创建工作,制定了《香格里拉市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行动方案》《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先后到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民族大学汇报对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并与云南民族大学建立了“校县合作”结对共建机制,进一步深化示范创建活动。全市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推进会和11个乡镇现场办公会议,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各级各部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多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铸牢共同体意识 推进精神家园建设

“近年来,我市从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维度入手,通过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党史教育、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华文化教育、宗教中国化方向活动五个方面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民族心灵深处。”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领导小组副组长斯那都吉说。

香格里拉市积极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医院、进军营、进寺观教堂、进旅游景区”九进活动,深入挖掘红军长征经过香格里拉时留下的宝贵红色资源,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体系,引导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现代文明教育,以“讲、评、帮、乐”的形式,深入村组、社区广泛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提倡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尚,不断丰富活跃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市组建了11个乡级、62个村级感恩志愿服务队,在推进脱贫攻坚及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小手拉大手,推普一起走”活动,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截至目前,香格里拉市已成功创建4所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15所州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所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

夯实物质基础 提升各民族幸福感

香格里拉市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中,始终把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市创建工作的奋斗目标,确保全市各族人民同全国全省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香格里拉市持续选派驻村工作队员,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质的飞跃,香丽高速、丽香铁路、香格里拉机场改扩建和滇川通道,香稻、香德、香维、尼塔公路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并陆续完成。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巩固,香格里拉市被列入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全市11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100%,森林覆盖率78.61%,国家和省监控断面水质合格率98.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筹集了189亿元资金改善民生,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加强交往交流交融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近年来,香格里拉市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从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做起,大力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65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4698人次,易地搬迁集中安置796户3235人,东西部协作467名干部参与交流学习活动,累计输送农村劳动力106人到省外务工。完成香巴拉民族团结主题公园、民族文化馆等3大公园9大广场的建成投用,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结合党史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迪庆精神宣讲、五月赛马节、欢乐香巴拉、民族团结文化艺术周等活动,大力营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构筑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香格里拉精神家园。

聚焦社会治理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

香格里拉市连续14年开展了“千促活动”,连续11年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月”教育实践活动,在各领域开展主题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化干部“忠诚教育”、僧尼“法治教育”、群众“感恩教育”、学生“爱国教育”。结合“平安香格里拉”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民主法治和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市、乡、村三级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大力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全力保障民族领域和谐稳定。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以社区、村组为基础,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开展“地毯式”摸排登记,做到了少数民族流动暂住人口和流出人口底数清、情况明。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全市62个村(社区)配备了宗教干事,创建命名“和谐寺观教堂”“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平安交界地区建设,东旺新时期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工作得到巩固,东旺基层治理模式得到推广和普及。2018年,香格里拉市获得信访工作“三无县(市)”,社会治安综合满意度从2016年全省第118位上升到2020年底的第34位,各族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落实政治责任 防范重大风险隐患

围绕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果,香格里拉市深入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工作,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依规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突出增强“导”的本领,加强“导”的力度,提升“导”的实效,确保“五个有利于”有效落实。全市从未发生因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香格里拉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的良好态势。

王建功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主线、突出主题,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巩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良好局面,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不懈奋斗。”(马建军 香格里拉市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