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红河州州长罗萍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红河州依托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为目标,将旅游产业作为千亿级产业高位推进。2022年,红河州将着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依托丰富文旅资源 旅游新业态培育成效明显
2018年来,红河州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旅游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红河州全域旅游创建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部门协调”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机制,全州文化旅游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21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89.9亿元,同比增长26.67%;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171.33亿元。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方面。红河州建成了红河书院、哈尼梯田博物馆等4个博物馆、7个图书馆、2个文化馆、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48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施了河口“国门文化”形象工程;创作了《哈尼古歌》《爱如星火》等100多部优秀歌舞作品,完成3000多场惠民演出,《哈尼古歌》在中央党校、中央民院演出引起强烈反响;实施了老虎嘴梯田景区、鸡街火车站、屏边人字桥等文化遗址修缮以及县市“拯救老屋”行动,申报了1114项非物质遗产项目、1590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红河州编制了《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建水-石屏滇南最美乡愁之旅规划》等规划。创建了弥勒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水、石屏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弥勒、建水、蒙自省级特色旅游城市,弥勒、建水、元阳省级旅游强县。弥勒、泸西、建水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元阳阿者科村等被评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进元阳哈尼梯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蚁工坊、屏边滴水苗城等10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弥勒太平湖、红河撒玛坝等9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州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35个,其中4A级景区17个;实施了哈尼梯田、建水古城、滇越铁路等保护开发。
建水紫陶园区创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开通建水、石屏、开远米轨观光小火车,建成了建水紫陶一条街、《建水临安小调》等夜间文化消费新业态,建水临安古城主题特色街区荣获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建成了蒙自希尔顿欢朋、弥勒美憬阁等15家高品质酒店、21家精品酒店、15家五星级民宿及16家半山酒店:培育了“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品牌,打造了哈尼族长街宴、孔子文化紫陶艺术节、弥勒阿细跳月节等民族节庆品牌。
多点发力 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十四五”期间,红河州将围绕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设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战略部署,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编制更具前瞻性规划。进一步筹划包装好《红河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建水-石屏滇南最美乡愁之旅规划》规划项目,确保项目落地。高水平编制《元阳哈尼梯田国家5A级景区创建规划》《建水古城国家5A级景区创建规划》《红河撒玛坝哈尼梯田农文旅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强化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更具吸引力产品。重点打造建水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弥勒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元阳哈尼梯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水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提升全州17个4A级旅游景区品质,争取2025年全州4A级景区达到22个。着力改善景区设施,提升景区景观,挖掘景区文化,延伸景区产品产业链,开发旅游商品,增加购物设施,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打造更具引爆力业态。重点提升建水紫陶一条街、紫陶里、开远南正街、河口异域风情街品质业态,打造蒙自过桥米线、哈尼长街宴、哈尼梯田传统村落、滇南最美乡愁田园综合体,《梦幻临安》《花腰放歌》以及石屏、屏边、元阳等小庭院剧场演艺产品、泸西高原足球、个旧温泉康养、夜间经济、科技、创意等适应市场需求新业态;建成石屏豆腐小镇元颐居、建水龙窑生态城、红河撒玛坝、泸西希尔顿惠庭、绿春文旅博览中心等高品质酒店和红河苏红村等一批半山酒店,建设30家以上五星级民宿。
建设更具牵引力项目。着力实施总投资1439亿元的130个文旅项目。重点实施哈尼梯田、建水古城、滇越铁路保护、建水石屏一湖两城“滇南最美乡愁”之旅,弥泸一体化区域休闲度假、红河撒玛坝梯田文化旅游体验、河口跨境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以及大滇西旅游环线西南环线等重点文旅项目,打造大体量、高端化、特色化旅游支撑产品。
培育更具竞争力企业。通过培育本土企业和招商引资方式,对接国内知名旅游企业入驻,采取制定奖补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扶持重点旅游企业等举措,发挥市场作用,培育壮大旅游企业,改变红河旅游企业弱小散状况,到“十四五”末,争取培育10家年收入上亿元旅游企业。
塑造更具冲击力品牌。擦亮“云上梯田·梦想红河”主打品牌,着力打造哈尼梯田、建水古城、建水紫陶、哈尼族长街宴、建水孔子文化艺术节弥勒阿细跳月节等民族节庆品牌,丰富“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品牌内涵,进一步增强品牌竞争力。
培育更具素质人才队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建立文旅专业人才信息库,加快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抓好文旅队伍技能培训,引进文旅人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杜浩楠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