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顶漏水、卫生间漏水、地下车库漏水,找漏难,维修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等等漏水问题,给很多人的生活造成了困扰。昆明晶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抗渗自愈防水技术基础上构建了“渗不湿”建筑物及构筑物自防护系统,该系统通过增加混凝土结构密实度、赋予混凝土自修复功能,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防水、防腐蚀、抗碳化、抗冻融、强度等性能,从而提升混凝土整体服役寿命,减少维护频次。
2月17日,昆明晶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晶活”)参赛项目“混凝土自修复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荣获2021年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企业成长组三等奖。
昆明晶活总经理王希介绍,“渗不湿”高抗渗自愈材料是一种自主型混凝土自修复材料。该技术充分利用水泥基材的固有特征:高碱性环境、无机活性矿物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容性、长期存在的未水化水泥等特点,通过在混凝土(砂浆)中掺入活性外加剂或者在外部涂覆一层含有活性外加剂的涂层。在一定的养护条件下,以水为载体,通过渗透作用,使活性化学物质在混凝土的微孔及毛细孔中传输,填充并催化混凝土中未完全水化的水泥颗粒继续发生水化作用,形成不溶性的晶体,在混凝土内部形成防水、防腐、增强(提升抗压、抗折强度)、抗碳化、抗冻融一体化防护屏障。当混凝土干燥时,该活性化学物质可处于休眠期,长期存在于混凝土内。当混凝土开裂,有水渗入时,该物质可被迅速激发,重新活化、结晶,从而实现自修复。
“我们是从上海引入的技术原理,产品配方都是自主研发的。公司成立后,2017至2018年我们一直投入研发,2019年初,相关产品才开始投入使用。”王希说,“在研发中,我们遇到过很多问腿,例如研发周期长,像一些普通产品,每次实验一个多星期就能完成,但我们的每次实验,一个周期大概2个月,才能知道该配方是否可行;投入比较大,我们一个样块几十公斤,每一组实验需要几百个样块;进度缓慢,我们同时要实验很多配方,实验室的部分设备会被一组实验占用很长时间,实验完了才能从设备上取下来,然后开始下一组实验。”
虽然在研发上有很多困难,但对昆明晶活来说,付出行动之后也有所收获。目前,昆明晶活的产品已在多地区完成新建、维护、防护各类工程。项目包括新建工程、老旧小区维修、混凝土裂缝治理、混凝土强度提升、混凝土缺陷治理等。并与云南建投、云南云投、轨道运营等单位达成了合作关系。
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昆明晶活也有自己的痛点。王希说:“因为我们的产品比较新,做维修不会有影响,但是大型的项目,尤其是基建工程等,最主要的就是标准规范。我们国家防水行业发展了很多年,标准规范主要针对的是传统的防水材料,有大量的参考依据,但是新产品相应的规范、标准不成熟,虽然我们的产品各方面客户都觉得很好,但是用的时候,就会缺乏相应的规范,对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来说,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在创新创业的路上,总是会有很多困难。”王希说,“未来,我们将始终坚持‘科技为本,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不断推行绿色、低碳、高效的新材料、新技术,并希望能借云南的东风,将产品推往东南亚地区,同时,也希望能做出更加便于使用的产品,方便普通家庭能在网络平台直接购买,按说明书就可以自行解决家庭防水问题。”
据悉,昆明晶活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混凝土自修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构造了“渗不湿”混凝土自防护系统,拥有多项混凝土自修复领域专利技术,现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昆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马琛)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