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博物馆展厅内又新增了重量级的展品,分别是明代、青代瓷器系列的陈列,此次展览增强了收藏与观赏性,大大丰富了镇沅馆藏资源。
一进门,来自清代的青花褐彩猫枕瓷器十分吸睛,只见小猫栩栩如生地趴在枕头上,仿佛在诉说着清代的历史故事。
此次展览在原有基础上丰富了展品内容,重点增加了陶瓷文化,这次共展出了馆藏的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等30余件展品。包括青花褐彩猫枕、明玉壶春瓶、施釉陶执壶、明鱼澡纹碗、青瓷小杯、明青花花卉纹罐、青花火葬罐、矾红狮子绣球纹双耳瓶、粉彩翠柳黄莺纹帽筒、粉彩花卉纹罐青花花鸟纹大瓶、五彩盖罐等,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特别喜欢的一件展品是清代的青花褐彩猫枕,瓷猫枕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很多地方将瓷枕视为陪嫁之物。此次参观让我了解了不同时期的瓷器展品,学习到了新的陶瓷文化知识。”市民彭茜茜说。
据镇沅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蕾介绍,镇沅博物馆自建馆以后,就一直注重瓷器的收藏与研究。本次瓷器精品展展出的藏品有明代、清代的瓷器,时间跨度达300多年,馆藏的明代玉壶春瓶、清代青花花鸟纹大瓶等30余件展品以其优美的造型、光洁的外表、鲜亮的釉色展出,希望此次展览可以给广大游客一个全新的观展体验。
镇沅博物馆地处镇沅县城无量湿地公园,于2012年筹建,2013年9月27日开始对外免费开放。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展厅面积1900平方米,由序厅、历史镇沅、绿色镇沅、文化镇沅、茶祖文化和芳香镇沅六个部分组成。馆藏文物1500余件(套)。
馆内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复原镇沅各民族生产生活的历史场景和自然场景。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古陶制作工艺窑子的复原、拉祜族(苦聪人)叉叉房复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甲杀戏的场景复原。同时,还展示了做工精美的黑古陶和普洱瓷成品,镇沅三大主体民族的各式民族服装、出土文物,金矿、辉锑矿、铅锌矿标本和300余件动植物标本。此外,还新增了水鹿和豹猫的动物标本。(罗巧 王杨静 镇沅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