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澜沧:党建引领 摆出民族文化发展新“春天”

时间:2022-02-1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李斯

“拉祜,拉祜,拉祜哟……”清脆欢快的歌声,响亮的象脚鼓,圆润的吉他声,这是刚结束的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摆出一个春天》,少数民族群众以欢快的脚步、动听的调子,以拉祜族摆舞为舞蹈语汇,描绘了拉祜山乡各族儿女在党的政策下,“摆”出春天,“摆”出希望的美丽画卷。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深挖民族文化,积极探索党建与民族文化有机融合的新路径,以文培元,让民族文化“火”起来,让基层党建“活”起来。

夯基础强组织,“摆出”基层党建“牵引力”。“拉祜山乡变新样,充满信心跟党走……”走进老达保,传来清澈动听的拉祜语和声。为传承弘扬拉祜族传统文化,澜沧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立足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禀赋,以“3+3”形式将基层党建工作与民族文化相融合,即:建强一个党组织、培育一支民族文化党员队伍、塑造一批文化精品,将思想素质好的民族民间艺人培养成党员、将民族文艺水平高的党员培养成民族文化传承人、将综合素质好的党员培养为村干部,为抓党建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筑牢基础。

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党支部立足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搭建“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对当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传承、发展,带领拉祜族群众通过“唱歌跳舞”实现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民族文化促脱贫的新路子,202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我相信党组织会带领我们越过越好。”老达保党员李玉岚说。

抓示范强引领,“摆出”文化发展“风向标”。“共产党政策好,拉祜人勤劳动,团结友爱……”在东回镇班利村伴随着吉他、象脚鼓,村民演员正在舞台上充满深情地演绎着歌曲《最美丽的拉祜山乡》。近年来,澜沧县委、县政府以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典型示范为引领,明确“拉祜文化兴县”、“拉祜文化名县”战略,出台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祜文化保护传承决定》等文件,为全县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随着澜沧景迈机场通航,东回镇把“摆舞之乡”的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产出和发展动能,以临近机场的交通地理优势转化为吸引客流、发展旅游的产业基础,打造班利“摆舞之乡”文旅融合的新路子。“以前班利村都是自发跳舞表演,没有形成民族文化产业进行发展。随着县委、县政府相关政策出台,老达保经验推广,我们东回镇注重深挖民族文化,打造班利‘摆舞之乡’文旅融合的新路子。”东回镇党委书记杨凯说。

澜沧县通过着力打造老达保、班利村等民族文化基地,加大民族歌舞创作力度,打造出《牡帕密帕》大型原生态歌舞;推出《快乐拉祜》《摆出一个春天》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作品,探索出“党建+文化+旅游”模式,以党建引领民族歌舞“摆”出一条带有民族特色文化的乡村振兴路。

兴文化促传承,“摆出”党群融合“向心力”。“充满信心跟党走,我们共筑中国梦……”如今的老达保寨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拉祜文化名村、旅游产业新村、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澜沧县借助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拉祜族文化,探索党建融合民族文化传承新路径,着力把民族文化传承人、民族民间艺人、民族文艺爱好者组织动员起来,为他们挖掘民族文化、搞创作、闯市场、创效益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为焕发非遗活力、助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积极力量,走上了民族文化传承全民参与的道路。

老达保通过党支部搭台,创新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每名文艺队党员联系一名民族文艺爱好者,通过老手带新手、师傅带徒弟、长辈带晚辈等方式结成“文艺队党员+群众”的对子,帮助提升文艺演出、形体礼仪、语言表达等方面技能,不断培养壮大文艺队伍。“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脉,澜沧县始终把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摆在首要位置常抓长管,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形成了融合民族文化、助力群众增收、带动地区发展的新模式,让基层党建工作充满活力。”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彭永万说。目前,全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传承人3人;省级名录12项,传承人21人;市级名录33项,传承人55人;县级保护名录4项,传承人105人。(李斯 澜沧县委组织部供稿 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