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晚最美节目《只此青绿》火遍全网,节目中,舞者们长袖袅娜的舞姿站立勾勒出如诗如幻的青绿黛的无垠山河,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中的壮阔景色,当中青峰叠嶂的“青绿腰”更是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云南普洱市森林覆盖率达71.18%,绿色是普洱的底色,生态是普洱最大资源禀赋。只要踏入普洱,就能沿着这抹青绿,在茶山云海间,寻访一个个不同的山光美景,现场感受《千里江山图》中所描绘出的大气磅礴,领略普洱山川青绿色外衣下的深厚底蕴。
思茅区倚象山
倚象山位于普洱市思茅区东南部,东接江城县,南连景洪市,西与本区南屏镇接壤,北与宁洱县毗邻,四通八达、交通便捷。这里山地错落,最高海拔1964米,最低海拔800米,清晨醒来,日出东方撒下一抹温柔地金黄,云海缭绕间,隐隐而来沁脾茶香。这里,是无数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普洱市文旅局供图)
宁洱县普洱山(西门岩子)
普洱山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因位于古普洱府西城门外,俗称“西门岩子”,海拔1838.3米,与县城相对高差518.8米,岩石陡峭,拔地而起,山势如壁,耸入云天。雄伟矗立的普洱山,每当晨曦初照,薄雾缭绕时,常出现飞霞焕彩、色彩斑斓的瑰丽景色,其景“天壁晓霞”为“普阳八景”之首。署宁洱县单乾元五言律诗有“壁耸擎天柱,红飞捧日出”的描写。冬末春初,位于山腰的仙人洞云雾缭绕,似有云气从洞内散出,古诗云:“仙子何年去,闲云锁洞深”,其景“仙洞春云”亦为“普阳八景”之一。
(宁洱县文旅局供图)
(刘庆明摄)
墨江县摩天岭
在墨江县坝溜镇及其周遭的哈尼族村民中有一个传说,称其境内的摩天岭大山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摩天岭是这一代最高的山峰,高耸云天地插在阿墨江、泗南江之间,磅礴雄壮,常年云遮雾绕,俨然魏巍。高海拔的纬度孕育了“老朱寨玛玉古茶”和“羊八寨玛玉古茶”,因此坝溜摩天岭也是墨江茶产业和茶文化的肇始之地。
(墨江县文化馆供图)
(墨江县文旅局供图)
景东县无量山
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部,无量山属横断山脉云岭余脉,点苍山向南延伸的一个分支。自北向南绵亘县境89公里。无量山主峰笔架山海拔3376米,海拔2500米以上的还有猫头山、背娃娃山、金鼎山、通鼻子山、大囤子山、凤冠山、朝阳山、白竹山、大中山等。
(无量山猫头山)
(无量山剑湖 景东县文旅局供图)
景谷县白马山
景谷的白马山是芒玉大峡谷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尖山遥遥相望。白马山居高临下,山势险峻,海拔2000多米。站在山巅,可以纵观整个景区的全貌,可谓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外,白马山山顶还有近百亩的平缓林地,还有大片的草地。
(白马山 周思雨摄)
(景谷县文旅局供图)
镇沅县哀牢山
哀牢山位于中国云南中部,为云岭向南的延伸,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为世界同纬度生物多样化、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区,并于1988年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镶嵌在植物王国凰冠上的一块“绿宝石”。
(哀牢山千家寨大吊水)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刘庆明摄)
(哀牢山茶马古道 镇沅县宣传部供图)
江城县十层大山
江城十层大山,是传说中可以一眼望三国的地方,也称为宽罗珊山,是一座座落于中国云南省、越南奠边省及老挝丰沙里省的山峰,为三国边界的交界点,海拔1864米。“零号界碑”位于江城县十层大山,顾名思义就是翻越十层大山才能到达。两米的界碑上,分别用“中老越”三国文字标识,刻有三国国徽,三面正对的方向就是各自的国家。传说七层有百米“断魂谷”,八层野猪最多,九层杂草丛生,满是昆虫,而只有真的到了十层,大风呼啸的山顶,才能一眼望尽三国旖旎。
(江城县文旅局供图)
(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孟连县三山(金山、银山、法罕山)
金山、银山和法罕山座落于南垒河道两岸,“三山”顶部为保护完好的原始生态林,山脚八个溶洞错落,属于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法罕山也是傣族人民的宗教文化胜地;“一河”南垒河边上探明有三眼温泉,常年水温为67度,拥有极大的经济开发价值。“三山一河”景区将成为孟连县集民族文化、自然风光为一体的一座天然、生态博物馆。
(南垒河与三山 李平摄)
(南垒河沿岸 刘庆明摄)
澜沧县景迈山
景迈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镇,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景迈山以普洱茶盛名,共有14个传统村落,分属景迈村、芒景村两个行政村,景迈村有景迈大寨、糯岗、班改、勐本、芒埂、老酒房、南座、笼蚌共8个传统村落,芒景村有翁基、翁洼、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那乃共5个传统村落,组成了占地面积2.8万亩的景迈山万亩古茶园。目前,景迈山经中国国务院批准作为2022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景迈山全景 何新闻摄)
(景迈山云海 澜沧县文旅局供图)
西盟县佛殿山
佛殿山位于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是西盟境内的主要山脉,呈南北走向,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时而云雾缭绕,时而阳光明媚。当地政府为保护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依托各具特色的野生茶树群落、高山湖泊、高山草甸、宗教遗址、司岗里文化和古朴的佤族村寨,把佛殿山野生茶树群落生长区列为县级自然保护区。“红日出茶园”成为佛殿山的一道招牌景致。(戴铮)
(永俄湖 西盟县文化馆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