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州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有何优势

时间:2022-02-0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曹燚

2月8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在鄂尔多斯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其中,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州市。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从蛮耗口岸到滇越铁路,从综保区、经开区、跨合区“三区”投产运营、到边民贸易“2.0时代”日趋活跃,再到设立近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红河州对外开放有何优势?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滇南商埠”区位优势明显

红河州地处滇南,接壤越南,拥有长达848公里的国境线。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陆路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南方丝绸之路沿红河水道而下,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历史上就享有“滇南商埠”、“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等美誉。1889年8月25日蒙自海关成立,蒙自正式开埠通商,成就了云南的“第一”,原始的马帮运输与蛮耗口岸成为当时红河与外界通商的唯一方式和通途。史料记载:“每日大船三百,小船千艘,来往如蚁”,红河曾是云南货运量最大的航道之一。也是当时云南最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平台。

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云岭高原的深山沟壑中跑起了蒸汽火车,工业文明的光芒借此照进了祖国西南边陲,让铁路在红河人心中已不再是洪水猛兽的存在,被改变的是看待世界的方式。打破了云南几千年来原始、封闭、落后的经济状况,顿时从封闭的边陲变成了中国开放的前沿。在滇越铁路通车百年之后,2019年,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昆明出发,途经蒙自,直达口岸城市河口。它以160公里的时速推动着红河州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红河片区与外界商贸、人才文化经济全方位的交流,同时为红河片区、红河综保区、蒙自经开区的联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992年9月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在河口建立,同年11月蒙自经济开发区列为云南省级经济开发区;从1993年5月和11月境内的河口、金水河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先后开通,到2019年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以下简称红河片区)挂牌成立。再到2020年1月1日起,河口县南溪河口岸关闭自行车通道,中越商贩延续多年的“自行车推货过大桥”现象彻底消失。

(红河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杨会国摄)

综合交通枢纽助力红河“起飞质变”

近年来,红河州“内联外通”“北融滇中”“贯通南北”的综合交通路网体系不断构建,陆续不断有交通项目完工,新建续建项目稳步推进,综合交通建设成绩喜人,在交通出行方面向全州人民交出了亮眼答卷。红河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通车里程位居云南省第3位。

从独路难行到抬脚上车,随着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呈几何式增长的农村公路如“毛细血管”遍布红河大地,全州农村公路现累计硬化19317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率均达到100%。交通动脉越来越通畅,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据了解,至2021年底,弥蒙高铁累计完成投资111.15亿元,正线铺轨完成160.211公里,预计2022年底实现运营通车;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此外,蒙自至文山铁路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在机场建设方面,2021年7月弥勒东风机场顺利开航,红河蒙自机场已经开工建设,元阳民用机场预可研正待批。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抢滩互联网跨境互市有新招

2020年,红河通过立足“沿边”“跨境”特点,提出了“跨境电商+边民互市”转型升级创新跨境出口模式。以‘跨境电商+边民互市’拼车出口代替以往‘自行车推货’的贸易方式,推动边民贸易迈入2.0时代。通过利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推进边民互市一、二级市场线上平台建设,优化边民互市通关、结算流程,实行远程申报和边民合作组织代理交易,助推中越边民互市贸易加速发展,此举既解决了边民互市贸易中资金流真实性和交易存证问题,又将通过单一窗口对边民身份备案核实结果通过联盟链共享给平台,实现了货物流通轨迹更透明。

依托边民互市,红河通过线上线下互联网互动;采取分送集报,杂货拼车模式,降风险、扩通道、控成本、提服务,河口县自主创新推出“跨境电商+边民互市”的互市电商跨境出口模式。以中方京东、淘宝、天猫等第三方知名销售平台及在越南Shoppe、Lazada等主流销售网站及社交平台Facebook开设网店为基础,加大国际代购、网红带货、社交销售模式将国内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儿童玩具等商品出口至越南及东盟各国。

通过边境贸易商品分拣中心数字化管理手段规避监管盲区,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运输成本,提升通关效率,规范有序扩大边境贸易,促进境内境外融合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优化互市贸易跨境结算流程,大大缩短结算业务办理时间,据悉,目前银行可仅用30分钟就为19位边民线上批量办理跨境结算资金14.97万元,开具首笔15.74万元的边民互市商品二次交易增值税专用发票。另一方面通过实现边民互市物流和资金流规模的统一,为云南边民互市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便利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跨境金融服务。

(红河日报供图)

红河这块“试验田”充分发挥“沿边+跨境”两大优势,围绕147项试点任务,大胆试、大胆闯,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改革创新举措在这片14.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次实践:首家边境贸易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开具云南省第一张边民互市交易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改革试点率先落地;成功办理云南首笔电子单证外汇业务;推行“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综合改革成果,多个经验案例,几十条推广改革试点成功“红河经验”已复制推广。

随着一辆辆装载着文具、服饰、家居用品等货物的货车从昆明综合保税区驶出,标志着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模式申报的首批跨境电商货物顺利完成申报和手续办理。红河成为全省首个开展相关模式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标志着云南红河州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的开启。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多举措推进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红河州将借助互联网经济的蓬勃生命力努力推动新一轮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红河州委、州政府从政策支撑体系建设、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电商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方面抓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曾先后出台《红河州大抓电商行动计划》《红河州大抓电商三年(2020—2022年)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从主体培养、配套要素支撑、金融结算服务、渠道多元化拓展等方面构建配套保障体系。明确了红河州电子商务工作方向和具体目标任务。在2021年红河州制定了稳增长促发展12条措施中,其中一条为促进电商发展壮大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思路积极探索电商发展新路径。在2021年红河州电子商务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红河州全州网络电商达21263家,其中,实物型网络电商6184家,服务型网络电商15079家,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38.5亿元,同比增长40.63%。

截至目前,红河州有3个设施完善、通关便利的国家级一类口岸,13县市实现电商综合示范项目全覆盖;已投资建成1个州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州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9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9个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92个乡镇电商物流服务站、413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点;初步打造密姹红河谷、北归蒙园等10个县域电商产品公用品牌;红河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系统全面投入使用,完成21个产品流通标的编制工作,引领带动优质农产品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并对在红河州内注册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当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100万美元、2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的分别给予企业5万元、10万元和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未来通过培育、壮大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形成跨境电商蒙自—河口—越南多点联动多模式并存、线上线下结合的跨境电商发展格局,构建独具红河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业态。在促进“双循环”发展中,充分释放红河州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未来实现红河州对外贸易新突破。(曹燚)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