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忙到头就是为了过个幸福年!”这句话常常出现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藏族群众春节时的闲聊中。
为了过个好年,在春节前一个月,人们就开始扫尘、买年货、购新衣,家家户户打扫房前屋后,在除夕之前准备好一切,腊月二十九当天还要宰杀好鸡鸭鱼等活禽备用。除夕当天,人们贴对联、挂年画、祭祀,欢欢喜喜吃团圆饭。
今年80岁的思诺爷爷是土生土长的尼西乡幸福村人,在这80年岁月中,思诺爷爷见证了尼西乡别具特色的传统,也亲历了生活的迭代更新。
在思诺爷爷眼中,春节是老一辈人在艰难生活中的一束珍贵温暖的光,而今,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节就变成了幸福生活中的团聚时光。
大年初一凌晨,家中青年男女闻鸡而起,带上火把、熏香、松叶,背上“沙喏”(背水桶),到河边或自来水龙头边取新年第一桶水——“吉祥水”,祈祷全家吉祥,健康长寿。传说开年时的水最为圣洁、清甜,谁家先打上“吉祥水”,在新的一年里就能免去许多灾难。取好水回到家便将水倒入藏房必备的水缸中,随后烧火做饭,吃上新年第一顿再接着睡觉等待天明。
初一早晨,一家人早起吃好早点,穿上新衣,便出门转经、跳舞,参与集体活动,享受一年中难得的闲暇时光。新年的第一天,老人们总会念叨要多出去走走迎接新年,不要总待家里。思诺回忆,以前每到新年时,大家就只能转经、跳舞,比较单一,现在有了篮球场,村民小组还会组织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有趣的活动,十分热闹。
热闹的初一是迎接幸福年的开端,人们在整个春节期间将彻底休息,只负责吃和玩两件“大事”。与大部分藏族群众过年期间互相拜年不同,在尼西,人们在进行传统习俗——“开张”之前不宜出入别家、乘车出行,做吃喝玩乐以外的事。“开张”也就是人们根据自己生肖对应的吉日开始着手自己的事,为工作、学业开个好头。“开张”时,务农的就摘点麦穗叶或是在菜园里摘菜锄地,开车的则驾车行驶一段路程,学生便是开始做作业……每个人从这一天开始陆续干活。特殊情况无法等到吉日则可以选择在初一或初三“开张”。传统的“开张”,出行的人们会带上盐和茶两样藏族群众传统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随着生活的改善带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以前过了初三年就算过完了,大家要开始忙于生计。现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日子越来越好,过年可以持续到初十五。”思诺老人告诉记者,长久以来,尼西藏族群众一年十二个月忙到头也只有藏历新年一个节日得以放松,十分珍惜,甚至把它视作艰苦日子中生活的希望。他感叹道:“现在党的政策好,各民族团结在一起,文化相互交融,每年除了过年,还有端午、中秋等节日,而且平时的日子里大家也都能过得比旧时节日更加富足安逸。苦日子已经过去,现在的幸福生活弥足珍贵!”。
今年春节,思诺一家与全国人民一道做足准备欢欢喜喜迎接新年。一家老小欢聚一堂,来自三坝乡的纳西族儿媳妇用流利的本地藏话跟大家交流着,10岁的孙子已经能够自由使用汉、藏、纳西三种语言,一家子其乐融融,展现出一幅幸福美满、民族团结和美的画卷。(鲁茸追玛 香格里拉市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