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州:苗家三代民兵72年守护国界碑

时间:2022-01-0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雯铭 熊开发

一次巡边7公里,每年步行336公里,一苗家三代民兵72年守护国界碑,累计走了24192公里,约2亿步。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这苗家三代民兵数十年坚守初心,坚持不懈做一件事情?让人肃然起敬,成了边疆边境的传奇家庭。

第一代苗族女党员、女民兵守护国界碑

1950年,苗族妇女项左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马关县金厂镇历史上的第一位苗族女党员、女民兵“诞生”了,从此50余年坚守在边境巡逻一线,成了一名光荣的苗族女界务员。

上世纪70年代,我国边境线上的界碑比较小,经常出现被邻国人员挪动甚至破坏的现象。项左弟家中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金厂罗家坪大山的边境线上,对边境管控各类情况可以说是“如数家珍”,怀揣着对家乡、对国家的热爱,项左弟义无反顾投入到巡边护边的光荣使命当中。身为巡边队的队长,她几乎每天都带领村民界务员、民兵跋山涉水、穿越丛林,一旦发现界碑被移动,就立刻组织人将界碑移回原处,坚决维护好祖国的领土完整。她总是这样教育村民们和自己的家人:“我们边境苗家人,国界碑就是我们的传家宝,守护国界碑就是传承我们的家规,我们每一代人都要看好我们的界碑。”

第二代支前民兵守护国界碑

项左弟的年纪大了,走不动路了,她的儿子熊炳清接过了守界碑的重担,当起了第二代“守边人”。1980年9月的一天,熊炳清上山采药时,发现一支邻国军队正在罗家坪主峰一线修筑工事,作为共产党员的支前民兵熊炳清,立即飞速下山向驻地部队报告。随后,驻地部队在村民兵队的配合下迅速展开作战,一举收复了罗家坪主峰。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多起,每次都是因为有了熊炳清及民兵们的及时发现、及时报告,驻军部队、守边民兵和村民们才很好地守护住了罗家坪大山上的边境国土。熊炳清总把“有国才有家,守好边就是守好家”挂在嘴边,身体力行影响着、激发着村民和家人们的爱国护边思想和激情。

第三代界务员民兵守护国界碑

项左弟的孙子、熊炳清的儿子熊光泽十一二岁就开始自觉主动的守边巡边了,成了新一代界务员民兵。乡亲们介绍说,2009年,熊炳清去世,熊光泽毅然走进罗家坪大山,挑起守边固边的重担,成了村里新时代的界务员民兵和他那家子的第三代守边民兵,是苗家人的传奇啊!熊光泽每周都顺着188号—193号界碑巡逻。每次巡逻,熊光泽都会仔细擦拭每一块界碑,为界碑上的字添“红”,他时常感慨说:“一家三代人守护界碑,都是为了国,为了家,这样的日子平凡而有意义。”

2004年罗家坪村成立党支部,熊光泽当选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党员、民兵和界务员们学习乡村振兴和守边护边知识,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他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建成一间10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购买了电视机、广播、音响等电教设备以及一千余册图书,同时带领全村群众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和人畜饮水工程,对1.5公里长的入村公路进行了硬化,修筑了入户水泥道路8000余平方米,村里实现了点灯用电、煮饭用沼气、养畜喂生料的环保目标。熊光泽介绍道:“我们村的苗族群众在党员的带动下,建设了美丽的红色旅游小康村,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过着舒心的日子,大家主动的守边巡边护边,积极性高涨。”熊光泽兴奋地说,前不久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的回信,让我倍感欣慰和振奋,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守边是保障辛福生活的重要一环,我们村一定“两手都抓好”,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建设好美丽家园。(张雯铭 熊开发 文山州双拥办 马关县双拥办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