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人大常委会: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时间:2022-01-0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曾国生 阚绍登 徐青

云南省曲靖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列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结合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积极发挥人大职能优势,面上监督推动,点上示范带动,围绕“架起共创共建连心桥,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创建主题,打好“12345”组合拳,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曲靖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云南努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贡献了积极力量。

(曲靖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重点建议办理情况)

聚焦“一条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主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充分利用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周五干部职工例会学习、专题讲座、“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有关会议精神、有关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向各族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有效凝聚思想共识。三年来受教育的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达2万余人次,在机关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了“五个认同”和“五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打牢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思想基础,机关各族干部职工团结和谐、关系融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了全员参与创建的行动自觉。

(曲靖召开“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助推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主题联系会议)

强化“两个保障”,高位推动示范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常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常委会秘书长任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统筹调度,抓好督促检查,确保创建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在常委会党组及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示范带动下,各委(室)全力配合,密切协作,树立了“一盘棋”的思想,凝集了工作合力,形成了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把创建工作引向深入。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将示范创建与人大各项工作同研究、同检查、同落实,制定并调整完善了创建工作方案,制定了26条工作措施,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压实工作责任,机关各委(室)积极认领任务,主动投身创建工作,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细化落实措施,做到责任到岗、落实到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曲靖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联合市民宗委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抓实“三项措施”,同心同向共创共建。一是抓实监督推动。专题召开以“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助推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为主题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联系会议,要求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既要积极开展单位创建工作,又要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有力推动本地区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为全市创建工作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听取全市创建工作情况、民族乡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等情况报告,跟踪督办关于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审议意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帮助马龙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议》作为重点建议跟踪督办并开展满意度测评,纵深推进马龙区示范创建工作。二是打牢民族团结进步法治基础。近年来,先后对《云南省民族乡工作条例》《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等50余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全力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自曲靖取得地方立法权以来,结合地方实际,在制定《曲靖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条例》《会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曲靖市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中,注重将民族工作融入地方立法,为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法治保障。三是坚持共创共建步。2021年,与曲靖市民宗委在马龙区王家庄街道胧胯社区土官寨居民组共创共建,已协调投入资金360余万元,加强村庄规划和建设实施工作的指导,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接续工作中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帮助提升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的内涵和质量。

做到“四个结合”,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即: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将有关会议精神以及五千年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光辉历史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之中,让干部职工深刻感悟“中华民族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得到有效解决,更好引导各族同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结合。积极向各族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近年来,协调投入资金430余万元,帮助挂钩点师宗县彝汉杂居的小黑纳、扯乐两个村委会发展生猪养殖、食用菌、工业大麻种植等产业;协调项目资金近700万元,打通多年困扰群众的3条村际道路7.8公里,硬化村庄道路10公里,完成C、D级危房改造142户,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程85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文明创建成果巩固相结合。推进机关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巩固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互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政策、法律法规融入道德讲堂、志愿者服务活动及人大宣传工作之中,实现双促进、双提升;与机关党的建设相结合。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曲靖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到共创共建联系点与各民族群众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开展“五项活动”,强化支撑彰显成效。即:抓实学习教育。印发创建知识读本和知识问答供干部职工和群众学习,利用“曲靖人大”网站、《曲靖人大》杂志开设一个专栏,通过手机推送一批创建信息、制作一批宣传展板、汇编一本宣传手册、组织一次专题讲座、进行一次知识测试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宣传覆盖面。三年来,共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100余场次,推送短信800余条,印发宣传手册、折页3000余份,制作展板、宣传栏80余块,在各类主流媒体上刊播稿件100余篇,营造了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动员代表参与。向全市9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与人大“三联”工作有机结合,组织开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充分发挥代表植根人民、联系群众的特点和优势,多渠道倾听人民呼声、收集意见建议,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实践者、促进者,代表领衔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三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为基层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2000余件,有力促进各民族群众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开展挂钩联谊。曲靖市常委会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机关干部职工主动深入基层,通过民情恳谈、政策宣讲等形式,引领各族干部群众投身创建工作。到共创共建点开展宪法进社区等宣传活动,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宪法意识;宣讲创建相关政策、乡村振兴以及教育资助、社会保险、就业创业等惠民政策,增进干群情谊;深入专题调研。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调研,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工作情况的报告,为全市创建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助推全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搞好集中宣传。到共创共建点马龙区土官寨开展集中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制作创建工作专题宣传片在机关和联系点干部群众中传播,确保创建工作有声有色。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下一步,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将紧跟党中央和省、市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部署要求,紧贴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紧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目标,以更高站位持续加力,综合运用专题调研、视察、听取报告、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手段,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助推示范市创建,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曾国生 阚绍登 徐青)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