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云南省以水库移民搬迁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纪实②

时间:2022-01-0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方向萍 田春琼 梁红清

作为云南省第一大灌区,曲靖市人口稠密、城市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6.1%。随着城市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区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普遍存在城镇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和城镇用水又共同挤占河道生态用水。建设旱能灌、涝能排,有水存得住、没雨用得上的水利工程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车马碧水库作为全国 172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时也是曲靖水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水利建设的龙头核心工程。水库建成后,集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态补水、旅游观光等综合性为一体,年平均供水量可达7135万立方米,有效解决灌区内西城工业园区工业缺水问题,并补充潇湘水库、西河水库和莲花田水库因被城市生活用水挤占所造成的农业用水缺额,恢复曲靖大型灌区缺灌耕地用水并缓解曲靖中心城区用水矛盾。

水建设淹没土地总面积11715亩,因水库建设,513户2154人搬出了世代居住的坝区,采用后靠安置办法搬迁到安置区,为国家水利工程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搬迁安置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搬迁安置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其中,帮助移民群众守住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

李建文是一名移民,因车马碧水库工程建设,从大罗贵村搬迁到文河新村。“小时候,长辈告诉我们,好的环境会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李建文说。一直以来,在大罗贵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是一种传承千年的美德,千百年的涵养让大罗贵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生态环境在该地区也数一数二。水利工程建设造福一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效能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李建文一家舍弃故园,搬迁安置到文河新村。

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在搬迁安置部门的帮助下,他们建好了新村子,住进了别墅房。道路、交通、教育、医疗设施一应俱全,生产生活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新的观念,新的事物,还是让他们应接不暇。比如,修建鱼道就是其中之一。

车马碧水库工程枢纽位于曲靖市马龙区境内金沙江水系牛栏江上游支流马龙河上。马龙河分布有鱼类26种,其中土著鱼类22种,外来鱼类4种,天然河道上拦河筑坝阻断了鱼类洄游通道,也造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加之马龙河上已建有凤龙湾中型水库,车马碧水库的建设势必加剧鱼类生境的片段化和破碎化。在车马碧水库大坝设置鱼道作为过鱼措施是为缓解工程建设运行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个生态措施。2018年,政府决定在水库的坝头建造一条长约2640米的鱼道,用于土著鱼类产卵期洄游的通道,此举便于鱼类在库区产卵繁殖,是保护当地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有效手段。同时,在大坝建设了鱼类增殖站,对马龙河流域的土著鱼品种“金线鲃”等国家保护鱼种进行增殖,在达到要求时放流回水库,增加库区土著鱼的保有量,促进库区鱼类资源的有效保持和恢复。

“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移民汤药听说。于是,搬迁安置部门就不厌其烦的向群众讲解因工程建设、库周村庄的生产生活等对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造成的影响,并组织移民观看宣传片,讲解生态平衡对库区发展的重要性。从不了解到了解,群众理解了通过土著鱼类的增殖放流措施达到改善水生态环境平衡是政府的苦心,加强移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对库区以后发展至关重要,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如今走进安置区,提到鱼类保护,移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同时还付诸了行动。“小时候我们都用网网鱼,到石滩上的岩石下翻金线鲃,现在都不这么做了,我们要把这些宝贵的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有好的生态,有好的生活。”李建文说。这些质朴的话语,是移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最生动的注脚,一派和谐共生的画面也随之徐徐展开。

除了鱼类的保护,搬迁安置部门对库周环境的保护方面一样竭尽全力,力争在生态保护上没有盲点。在工程建设方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工程绿色建设,根据规划在完成弃渣场、施工营地治理,将安置点土地平整、地基开挖、基础设施建设等产生的弃土弃渣运往安置点旁边的荒山沟和移民群众菜园地,不仅节约了堆放弃土弃渣的土地资源,减少了施工成本,还变废为宝,盘活了荒山沟壑,节约了土地资源,有利于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即将在8个水库入水口修建湿地,为水库的水质优良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安置区的建设上,采用遵循依山就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避免大开大挖,尽量保护原生态和自然景观, 11个移民新村(含2个分散安置点)新村建成后,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改变了曾经村庄面貌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状况。

在安置区的生活管理上,通过建设移民新村达到厨卫入户、人畜分离、雨污分流、生产生活分开,并将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严格区分,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力争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水库,通过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施,移民新村的污水达到了一级A标排放;采用补贴的方式,鼓励安置区移民改变固有的烧柴取暖方式,采用更为先进环保的太阳能热水器,鼓励移民采用天然气,电力等热能生态环保措施。

在移民群众的生产上,帮助移民建设生态产业,新建烤烟生物质燃料烤房,不仅实现了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升烟叶品质,还实现了环保、节能、增收、清洁田园。引进龙头企业,流转了库区周边土地600余亩,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苹果、中药材、花卉等生态农业为群众带来更多致富产业选择。同时,还配套技术培训,促进库区绿色发展提速提质。据悉,文河新村率先步入全省3个新能源村,146户移民用上了干净、清洁的天然气。走进安置区,整齐的楼房,清洁的街道,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和谐共生的景象。

当人类友好保护大自然时,大自然对人类的回报也是慷慨的。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安置区的环境越来越美了,库区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了,燕子、蜜蜂屋檐筑巢成常态,野兔、野鸡、獐子等野生动物在库周也时有出现。

中午,西冲村村民王智坤的妻子从附近的树林捡菌归来。今天,她收获了几块价值不菲的“干巴菌”,她说“卖给附近收野生菌的商人,可以带来近一百元的收入,如果拿到集市上售卖,价格还会更高一些”。每年的5月至11月,他们都利用清晨、傍晚的时间到附近山上捡菌。“对比往几年,今年的菌子特别多,品种也丰富了。”王智坤说,几个月下来,仅利用闲暇时间,就靠捡菌子增收了一万多元。

小冲凹安置点是一个苗族移民新村,西冲村25户103名移民因为水库建设搬迁至此。见到记者,37岁王智坤打开了话匣子,他把捡菌总结为大自然的馈赠。他说“自古以来苗族就是以狩猎为生,自己十来岁就跟着族里的大人到山里打猎,由于环境的破坏,那时候山里的猎物已经不多了,只能打到一点野鸡、野兔。一天下来,收获一两只猎物是常事,几天都没有打到猎物也时有发生。打不到猎物,就不能换取到粮食、盐巴等生活物资,生活十分贫困。近年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结束了游猎生活,开始学习种植养殖技术,生活得到大幅改善。特别是水库建设搬迁到新村后,生活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搬迁安置政策,他们住进了别墅小洋房,收入也得到大幅提高,家庭年收入接近10万元”。在谈及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他感慨道,“以前猎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无疑是饮鸩止渴。现在,爱护环境了却换来了更多的收获,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福报。”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找准人与自然和谐相守的生态平衡点,让车马碧水库及库周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库周的动植物品种进一步丰富。如今,野鸭、鹭鸶、鸳鸯等鸟类都有被发现,入库河流流域内的鱼类明显增加,品种也更加丰富,生态环境朝着持续良性循环发展。车马碧水库建设搬迁安置工作注入的生态文明理念,也为水利工程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探索。随着下一步水库下闸蓄水,一颗高原上璀璨的明珠即将冉冉升起,自然生态美景也将永驻人间。(方向萍 田春琼 梁红清)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