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移民——白鹤滩水电站10年移民工作纪实②

时间:2022-01-0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姜定才 梁红清 田春琼

政令如山,使命担当。白鹤滩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在正常工期基础上提前1年完成,保证电站如期实现首批机组发电,彰显出广大移民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

2017年7月31日,国家发改委对白鹤滩水电站项目核准进行批复,要求2021年7月1日白鹤滩电站首批机组发电。按照这一进度要求,库区移民必须确保2021年3月搬迁安置完毕。这一始料不及的时间节点来得太突然,对于体量庞大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压力前所未有。按照正常工期设计,首批机组发电时间应该是2022年7月,移民搬迁安置完成时间也应该到2022年3月。

首批机组发电时间提前1年,移民搬迁安置的时间就压缩了1年,仅仅只有2年零8个月。工作推进中,又因新冠病毒影响,耽搁工期5个月,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只有2年零3个月时间。

2021年3月15日搬迁完毕,所有移民住进新居。这是命令,也是使命!

白鹤滩水电站库区(云南)移民涉及3市、4县(区)、13个乡镇、56个行政村、258个村民小组,共有移民17852户52914人,搬迁安置点共15个,新建搬迁安置房831栋22504套333万平方米。

为了高质量推进搬迁安置项目,省委省政府倒排工期,倒计时推进搬迁安置建设项目。省委领导亲自挂帅,深入移民搬迁项目点检查指导工作;省搬迁安置办主任、副主任深入践行项目一线工作法,带头在一线推动工作,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创新工作。省委省政府每月督查一次移民搬迁安置项目建设情况,省搬迁安置办每周向省委常委专报一次项目建设进展,细化到每一栋房屋建设进度,每一户移民的搬迁情况,以最快、最实、最准的工作方式调度推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没有困难就没有创造,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艰难困苦面前,移民干部方显英雄本色。昭通市巧家县紧紧围绕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目标,组织4000余名包保干部和志愿者下沉库区一线,采取“一对一”方式,责任到人,施策到户,实施“四包四保”“五千”工作法,全面开展移民群众思想动员,充分听取移民意愿,采纳移民意见。前期工作只用了1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搬迁协议签订;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生产安置协议签订,创造了昭通水电移民历史上的奇迹。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功能分区、商住分离的城镇化集中安置模式,按照“可信、可靠、可控”的原则,采取统规统建和工程总承包的方式,由华东院和云南建投集团联合体中标建设移民安置房屋与市政工程,全面提高移民工程建设的组织化程度。仅仅用了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8个移民集中安置区722栋21057套移民安置房建设任务,为移民的顺利搬迁赢得了时间。移民搬迁后,将8个安置区722栋移民房划分为533个网格,1000余名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楼栋长”,贴心服务移民群众。搬迁10个月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和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移民群众生产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昆明市东川区移民干部严格遵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展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党员、干部与移民群众同住一栋房、同吃一桌饭、同心谋发展。要求党员干部“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问题不彻底不放手;说话和气、耐心细致,宣传政策完整准确;反映问题说实话、报实情;不乱表态、不乱许愿、不乱承诺;办事公道正派、雷厉风行、廉洁自律等”。按照这一规定,指挥长、副指挥长及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进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谋划,与群众攀亲认亲共携手。同时,指挥部组建亲情小分队进村,精准到户,从村组党员、干部入手,从亲戚朋友入手,首先发动一批群众签字、搬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全面展开工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拉近了移民干部与移民群众的心理距离,在移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取得群众的信任,最终促成604户2358人顺利搬迁,为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赢得宝贵时间。

曲靖市会泽县移民干部以移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中心,帮助移民群众解决土地权属纠纷矛盾,从而打开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局面。在白鹤滩水库淹没的4000余亩土地中,由于每年受江水冲刷,有近千宗地块存在权属争议,给移民生产安置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弄不清权属关系的群众就得不到赔偿,得不到赔偿群众就不签字搬迁。面对困难,会泽县建立移民干部包案化解机制,移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移民群众量土地,找依据,写协议,把几十年的土地权属矛盾一桩桩解决开,累计化解土地权属纠纷400余起,涉及群众500余人。同时,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深入移民群众家中现场办公,对移民群众有异议的房屋、土地、林地等原始数据及补偿金额进行反复核对,交给移民群众一笔明白账,让移民群众吃一颗“定心丸”,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真心为民办事取得了移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信任,最终实现白鹤滩库区移民首家搬迁。(姜定才 梁红清 田春琼)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