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文庙,睥睨城坝,飞阁流丹,雄伟壮观,庄严大方,整个文庙建筑群静卧在古木与竹林中,藤条缠木,风摇竹叶,庭院深深,雅然成趣。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这个少数民族为主且远离中原文化的滇南边疆,近200年前就建成了代表中原文化的文庙,不失为一段佳话。许多内地的游客来到墨江,参观了墨江文庙建筑群后,被墨江文庙建筑群周密的布局,明瓦翘脊的造型,门楣与梁檐间如烟如缕的花纹等所折服,感叹在这千山万壑、古代交通信息极为闭塞的哀牢山腹地墨江竟深藏着如此壮观的文庙,令人欣慰,让人沉思。
那么,墨江文庙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它经历了怎样的沧桑?从流传在当地的墨江文庙传闻趣事和一些零星的史料记叙中,让人们去认识它,了解它。
(藏于墨江文庙的清道光孔明城残碑。敏塔敏吉摄)
墨江文庙之起始
明朝有个制度,一个县城被批准建造城池之时,除了要建盖官衙作为办公住所之外,相应的还要建盖几所庙宇,其一是以祭祀孔子为主的文庙,其二是以供奉关羽、岳飞为主的武庙,以示县城里文武皆全、安邦兴梓。但对建盖文庙有个规定,就是这个县里必须有一人京考中了进士才有资格兴建文庙。清朝时放宽了标准,只要有人在省考中了举人便可申请建盖文庙。
墨江于雍正十年(1732年)建城,一直到85年后的1817年,墨江人金棠在省考中了举人才开始筹建文庙。但是,当时墨江的人们不知道文庙是何房屋,孔子的老家山东曲阜有千里之遥,只能揣想,不能一睹。为此,金举人趁上京赶考之便,转道曲阜,雇请当地的匠人,用高粱杆子将孔庙按原版以一定的比例制成模型,然后把孔庙模型从曲阜带回了墨江。金举人回到墨江后便开始四处游说,宣讲“从来人文蔚起,根源心本于文庙”的道理,并“以私财倡建文庙”,博得当年地方官他郎(墨江旧称)通判龚正谦和众多地方绅士的应济,于1821年在他郎城东北的山上破土兴建,历10年之久,耗银百万两,于1831年建成墨江文庙。
(精美绝伦的墨江文庙雕塑。敏塔敏吉摄)
墨江文庙之布局
从山顶到山麓,整个文庙建筑群与周围的森林、山峰、城郭、田野、阡陌、民房浑然一体,文庙建筑占地共7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庙门开左右两道侧门,右门挂“德配天地”4字,左门上悬“道冠古今”匾额。进山门后,建筑随地形逐层上升,臻于峰顶,凡6个台层,每个台层之间用左中右3道级数相等的石阶上下连接,层次分明,互为对称。又间以石狮牌楼、遮断高山仰止的视线。依山脚至山顶,第1台建有大门、泮池、泮宫;第2台建有道南书院、经蒙两馆;第3台建有奎星阁、棂星门、崇文阁;第4台建有乡贤祠、忠烈词、节孝祠;第5台建有杏坛和东西两庑;第6台建有大成殿与配殿。
大成殿是整个文庙建筑群的主体建筑,由杏坛沿石阶登上殿堂,映入眼帘的是高悬竖挂的“大成殿”3字,之下横挂的是中为“斯文在兹”,左为“德齐畴载”,右为“圣协时中”的楷体大字,让人有一种威严的震撼感。大殿的前庭,是8根需两人合抱才能围住的大柱子,两公尺宽的厦檐后,正处是8扇雕花镂空屏门,门槛又厚又高,屏门上边是28块圆型的木板,上面刻有古代天文家观测所得天体28组星球的名字,28宿烘云托月。进入大殿,正面是高达3米的孔子牌位,上刻金光耀眼的10个大字“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
(墨江文庙剪影。敏塔敏吉摄)
墨江文庙之逸闻
从金棠举人带回孔庙模型到在中原文化边缘地带的墨江建起一座与遥遥齐鲁的曲阜孔庙一脉相承的儒文化的神圣祭坛,其间充满着许多机缘,从原则和地域来讲,墨江县城的主导文化是哈尼族以“头人、贝玛、工匠”为代表的原生态传统文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金棠回到墨江宣讲孔庙种种好处后,当地的人们,包括人口最多的哈尼族群众都积极响应,热心地投入到了文庙的修建中,有些细节至今成为传奇,在当地广为流传。
当时的他郎训导郭治国在前往球香箐踏看文庙建造所需木材球香树时,由衷地感叹道:“斯来也,老于深箐,埋于泥沙,历千百年,圣庙始建,乃应运而作栋梁。此盖为圣而生,待圣而出,因圣而显。”在墨江县的百姓中至今有这样的传说,有99位工匠前往球香箐搬运,但因山深坡陡,行进艰难,一连搬了数日,终究运行迟缓,有一日搬运的速度快了起来,带队的工匠心感蹊跷,发现99名工匠竟变成了100名,待木材运到工地后,工匠们接受酬劳时,100名工匠又变成了99名。一开始,文庙就有了神秘的起始,据说文庙自建成以来近200年的时间里偌大的大成殿未曾有人能攀上清扫落尘,但至今未见有半点的蛛丝尘网,成为墨江文庙一绝。
在大成殿门前正中央的石阶上,镶嵌着一块长方形的青石雕龙石碑,在破“四旧”中,墨江文庙遭受严重破坏。有一位老者把石碑撬下,埋藏在了柏树下,躲过一劫。这块石碑现镶嵌在大成殿正门前。
(墨江文庙建筑群。敏塔敏吉摄)
墨江文庙之后续
墨江文庙建成以后,当时的他郎府官方和绅士们认真商量,选出了管事,划出专门给管理文庙人员耕种的田地,同时规定每年进行两次专门的祭孔活动。对修建墨江文庙作出特殊贡献的金棠举人,文史记载不多,只说文庙建成后,被省里调去了阿迷(今开远市)任教谕。但不管金棠举人在哪里,他对墨江文庙的贡献都是不可否认的。用原料按原样修复后的墨江文庙是墨江境内最大的古建筑群,亦是中原文化与哈尼文化交融共荣的见证。
2019年10月,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共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墨江文庙位列其中,成为墨江县第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国学盛行的当下,墨江文庙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成为墨江各学校开展国学教育、学习历史文化的场所,具有十分可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敏塔敏吉 )
(墨江文庙藻井。敏塔敏吉摄)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