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南省红河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部署要求,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引导红河全州党员干部时刻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自觉学深悟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红色小蜜蜂”志愿宣讲队宣讲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建好宣讲队伍“小蜜蜂”传播红色精神
一条红领巾、一件黄马甲、一支麦克风,这是7岁的陈彬冉周末时的装扮。在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他用“童言童语”让和他同龄的孩子听懂了革命烈士杜涛的故事,也让88岁的彝族老人祝玉昌感动得热泪盈眶。
(“红色小蜜蜂”志愿宣讲队宣讲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陈彬冉是蒙自市“红色小蜜蜂”志愿宣讲队的一员。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蒙自市注重全方位加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组建了一支由240余名少先队员组成的“红色小蜜蜂”志愿宣讲队,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开展“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宣讲。从城市到乡村,从家庭到学校,从社区到工厂……小宣讲员们通过一个个红色故事、一段段精彩表演,以孩子带动孩子、孩子带动家庭、孩子带动成年人的“1+2+N”模式,带动蒙自市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目前,“红色小蜜蜂”志愿宣讲队在蒙自市开展面对面宣讲200余场次、广播宣讲1500余次,覆盖2.5万户家庭、受众10万余人次,将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里,把红色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
(群众在州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初政艳摄)
障碍少了 经济活了
曾经,为了开张证明,来回几个部门、奔走几天都办不下来,企业经营中遇到类似的难事愁事并不少见。云投建水石化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曾生对此深有感触:“我们母公司1993年成立,长期以来为了新项目的许可申请,要县里、州上多个部门来回跑,提交资料后还要等1个多月才能办结,太麻烦。”而说到现在,曾生和同事异口同声地说:“再也不用来回奔波了!一个窗口,当场就可受理,效率非常高。”
(群众在州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初政艳摄)
5年来,红河州紧扣“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目标,行政审批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证照分离”改革稳步推进,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同时,通过健全完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事中事后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推进审查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和优化审查人才服务机制,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激发;用电、用水、用气报装流程逐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提高
办好民生实事 解决群众“养老愁”问题
10月8日,红河州首个“老年幸福食堂”在石屏县大桥乡运营,食堂由石屏县民政局与大桥社区联合创办,60岁以上的老人只需花3元便可吃到一份2荤4素营养搭配合理的套餐,成功解决了留守老人的“吃饭难”问题。
(老年幸福食堂 谭文摄)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红河州民政系统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助餐为突破口,带动发展社区养老“十助”服务,建立“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老年幸福食堂”,用心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养老愁”问题,红河州民政局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启动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工作,建设8个“老年幸福食堂”试点项目。目前已有4个“老年幸福食堂”成功运营。下一步工作中,红河州民政部门将继续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围绕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全州养老事业迈上新台阶。
(老年幸福食堂 谭文摄)
这样的例子,在红河州不胜枚举。学生公交专线“护航”平安求学路,“建设者之家”为劳动者搭建优质便捷的就业服务平台,智慧城市运营管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畅通办事渠道,政务“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将群众“办不成的事”一办到底……一件件为民办事的“实招”和“妙招”在红河全州各行各业争相出彩,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从一件件民生小实事中,带给群众大大的幸福感,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民生温度。(杜浩楠)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