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蒙牛集团西南特色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建设6条常温生产线中2条常温奶生产线正式投产,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又多了一张“牛”名片。
走进蒙牛乳业(曲靖)有限公司及其配套牧场,智能化管理的奶牛、科技感爆满的工厂、有条不紊地生产线、让你绝对想不到每天早餐你手里的那杯香醇牛奶身后居然有这么多智能化的高科技。
上游——源头“智”养
现代牧业芳华牧场,是蒙牛乳业(曲靖)有限公司配套的牧场。牧场设计存栏4000头牛,截至目前,已有2146头牛入栏。
在标准化的养殖围栏里,一头头奶牛在悠闲地吃着科学调配的草料。天气热了有风扇吹,地板上安装自动化的粪便清理设施。不仅如此,通过牧场的监控设备,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每一头牛的状况,牧场会根据牛的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下,奶牛们的产奶量也得到了提升。
每天有三个时段,佩戴着电子耳标的牛儿们,都会主动排队登上转盘台,挤奶结束后,挤奶器自动脱落,牛儿们再从出口依次退出回到自己的“宿舍”,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正是在全程智能化的操作下,滴滴鲜奶从源头得以控制,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中游——生产“智”造
走进蒙牛乳业(曲靖)有限公司的乳制品生产基地,在智能化生产中控室的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生产车间的情况,工作人员根据反馈的数据对一线的员工进行即时指挥。
蒙牛乳业(曲靖)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0亿元,项目占地298亩,建筑面积达11.73万平方米,设计14条生产线,其中常温8条,低温6条。蒙牛曲靖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及领先工艺,同时配套建设两个现代化集约牧场,是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乳制品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已有6条常温生产线投产,日产能550吨,直接解决就业400人,间接带动就业3000余人。
近年来,蒙牛乳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推动蒙牛全产业链向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即使是在蒙牛这样一个日产超千吨的牛奶生产工厂,也看不到很多工作人员,灌装、打包、封口、物流、仓储,均由机器人及机器手臂智能操作。与此同时,蒙牛还通过建设中国乳业产业园,发力推动中国乳业占领全球乳业的标准与科研高地、智能制造高地、交易平台高地、组织与人才高地,并推动中国乳业完善调优乳品结构、拉动乳品消费、深化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保障奶业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推动提升中国乳业国际竞争力。
下游——产品“智”热
在下游环节,从奶源发货到奶车进厂,蒙牛曲靖工厂全程实行信息平台监控,从奶车进厂到收奶,都要对奶源的温度、感观、杂质等方面进行检测,待检测无异常后,原奶通过无菌管道送到鲜奶的储奶罐中储存,并取样送检验室对蛋白质、脂肪、微生物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确保牛奶优质安全;灌装工程引进全自动无菌灌输机,瓶体成型、除菌、灌装,旋盖密封同步完成;成品检测阶段,正常情况下成品要放置保温室7至10天经检测正常后才能上市,而通过引进最先进商业无菌仪,经检测放置保温室2天就能上市销售。先进的设施设备,提高了奶制品的生产效率,缩短了上市时间,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蒙牛乳业(曲靖)有限公司生产的奶制品主要覆盖云南、贵州、广西等地。随着不断发展,曲靖工厂的奶制品也将搭乘着“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开始辐射东南亚。
值得瞩目的是,为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蒙牛乳业(曲靖)有限公司向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了价值100余万元的奶制品。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