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技能云南”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明确从2021年开始,通过强化“十个一批”多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实施“六个一万”人才专项培养工程,推进技能人才“四个载体建设”,健全技能人才“四个评价激励机制”,强化职业技能竞赛“四个引领”,到2025年,全省职业培训累计达500万人次以上,技工院校新增招生25万人以上,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00万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55万人以上。
近年来,云南省技能人才逐年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省技能人才总数超过39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数达119万人。“技能人才培养事关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技能云南”行动是云南省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意见》围绕5大任务28项措施,提出了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马兰花计划、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企业新型学徒制计划、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壮大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云南省情特点,创造性提出了具有云南特色的“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康养云师傅”“生态卫士”和“绿色食品工匠”培养计划。到2025年,实施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培训100万人次以上;实施“康养云师傅”培训计划,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35万人次以上;实施“生态卫士”培训计划,培训20万人次以上;实施“绿色食品工匠”培训计划,培训30万人次以上。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意见》聚焦云南省产业发展需求,提出培养一万名以上乡村振兴紧缺人才、一万名以上文化旅游人才、一万名以上经营管理人才、一万名以上数字化人才、一万名以上电子商务人才、一万名以上对外合作交流人才。即到2025年,各培养一万名以上6类人才。
在落实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基础上,《意见》确定了“积极推进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实施技能大赛实训基地项目,在全省建设一批技能大赛集训基地”等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内容;提出了“技工院校可探索采取直接考察方式公开招聘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或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等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建设5个左右州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和一批县级公共实训基地。争取建设15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5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一批示范引领、高技能人才聚集的“工匠园区”,到2025年,每个州市至少建设1个“工匠园区”。
此外,《意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制约云南省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发展的短板和瓶颈问题,以国赛、世赛为引领,提出了“制定云南省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建立云南省职业技能竞赛专家库,组建省级裁判员、教练员队伍”“启动职业技能竞赛季”“加大竞赛获奖选手激励力度”等政策措施。(张丽君)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