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安置房项目首开地块六甲5号地块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经过近两年的奋战,这个曾是2019年昆明市最大的公投民生工程,终于开花结果,即将普惠回迁群众。
官渡安置房项目建筑总面积约225万㎡,预计棚改安置9754户回迁群众。走进5号地块项目施工现场,栋栋塔楼整齐排列、工地规范整洁、建筑垃圾分类堆放,一个干净整洁的现代化绿色工地跃然眼前,现代宜居小区初见雏形。很难想象,这里两年前还是低矮民房拥挤、安全隐患高发、生活污水横流的城中村。变化从中建三局承建该片区棚改工作开始。
“安置房项目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回迁群众都在盼望着早日交房,同时保证建设效率和品质就成了项目团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5号地块项目经理张仁强一接到这个任务就深知责任重大。为了给回迁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结合民意调查结果,项目精选方正大气、南北通透的户型,园林布置优雅宁静、错落有致,公共区域精雕细琢、高端大气,精心考虑通风、采光等,为回迁群众打造高品质宜居住宅。
施工过程中,为提升效率,推动项目尽快完工交付,项目实行责任工程师制度、钢筋集中加工,项目开展了“七比一创”劳动竞赛,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先锋队”带头抢工,带领所有管理人员和工友们开启“白+黑”“5+2”工作模式,打响了民生项目攻坚战。
项目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受到回迁群众的交口称赞,而建筑垃圾减量化举措的实施,让绿色工地呈现在市民眼前。项目从源头减量、分类收集与存放、就地处置、排放控制四个方面,采取施工组织优化、施工工艺优化、永临结合、施工过程管控措施,源头减少建筑垃圾产量,实现有用垃圾就地再利用,提高材料循环利用率。截止目前,共产生建筑垃圾8100吨,实现再利用约4400吨,循环利用率超过一半,并成功举办云南省2021年建筑垃圾减量化暨质量安全标准化云观摩会,超26万人在线观看项目建筑垃圾减量化经验,为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良好示范。
建一项工程,惠一方百姓。项目团队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在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为周边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项目了解到部分农民工存在住宿困难,于是多方协调联动,为他们解决了住宿难题,在城市找到了“新家”。在重阳节之际,项目组织小鲁班志愿者到周边村子为300余老年人送去节日的祝福和关爱。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附近居民实地观摩工程建设,了解项目进展,确保群众满意。开展爱心送考活动,为周边村子的高考考生保驾护航。小鲁班志愿者还走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协助社区医务工作人员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为居民健康助力。“我们要通过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密切属地联系,展现央企担当,让当地群众真切感受党委政府和企业的关怀和温暖。”张仁强说。
建精品工程,拓幸福空间。“于回迁群众而言,打造高品质住宅,就是为他们办了件大好事。”张仁强表示,项目团队将继续发扬火雷精神,尽快推动工程完工交付。当前,5号地块项目建设整体进度已经超过70%,不久,该地块的1500余户群众将住进新家园,美好的新生活将从这里再次启航。(李义贤)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