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姚安:“四个一”工作法加快水库移民发展步伐

时间:2021-12-0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楚雄州姚安县,地处云南省中部,县境内有洋派水库、红梅水库、白鹤水库、胡家山水库4座大中型水库。经2006年核定登记,全县共有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人口8139人,覆盖8个乡镇65个村,为楚雄州移民人口第三大县。

2020年以来,随着《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意见》和《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的通知》两个文件的下发,把云南省的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推向新的阶段。为适应新形势下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要求,姚安县搬迁安置办以移民意愿为导向,调整工作定位,明晰工作重点,主动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新做法,结合姚安县情,主推“四个一”工作法,推动姚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出亮点、见成效。

做强一批产业 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今年我参加了县搬迁安置办组织的农作物植保员技能培训,疫情过后,本已打算到广东去打工,没想到县搬迁安置办联系到我,推荐我到滇耘花卉大棚务工,能就近在家务工,老人小孩都能照顾,心里很高兴,和我一起参加培训的还有6人也在这里务工。”姚安县栋川镇地角委会移民董燕说。

姚安县移民产业发展过程中,在姚安县光禄福光村、徐官坝沈家村、官屯山坡村,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近年来,受区域、土地、文化程度、历史遗留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水库移民在饮水安全、道路出行、居住环境以及经济收入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搬迁后,一部分群众不再依赖原有的土地靠天吃饭,而是通过畜牧养殖、劳务输出、商贸流通、发展高效农业等多种渠道增加收入。“移民产业是否兴旺”是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能否出实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年初以来,姚安县紧紧抓住乡村振兴和十四五规划两条主线,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后期扶持的工作重心也从以改善库区、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为移民产业体系培植、移民新村建设为主的移民后期扶持体系。

据介绍,在充分征求移民意愿的基础上,姚安县搬迁安置办以移民需求为导向,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原则,以规划引领,项目先行理念,主动融入县域经济和县主导产业培植,主动谋划争取实施花卉产业、花拍中心、民俗酒店等一批项,持之以恒做实做强移民产业根基。

2021年,争取落地实施了投资1986万元的光禄古镇民俗酒店项目、投资796万元的福光一组移民新村产业发展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洋派水库安置区栋川镇竹园村花卉种植项目,共谋划移民产业发展项目21个,总投资额度1.8亿元。投资1300万元的无土花卉大棚项目2个,所建项目均结合移民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栋川、光禄,方便群众就近务工,后扶产业不仅激发了移民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也成了他们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建强一支队伍 打通服务移民最后一公里

“由于以前的移民村离城市都比较远,老百姓办事不方便,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有事不方便出门。”据后营村委会刘斌介绍,为打通服务移民最后一公里问题,姚安县搬迁安置办结合姚安县情,立足“服务移民、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职能定位,按照“不增加编制、不改变人财物原有保障体系”的原则,探索加强基层移民后期扶持“阵地”建设,解决有人“理”事的问题。

在充分调研,广泛走访移民群众的基础上,姚安县搬迁安置办公室在全县19个50人以上的移民村建立村级大中型水库移民工作服站试点工作。一是统一了“阵地”建设标准。按照有标识、有办公设备、有办公室、有制度的“四有”标准要求,通过依托现有的村级办公服务场所进行整合利用,解决了村级无统一服务站点的问题。二是统一选聘了专兼人员。从年初以来,由县搬迁安置办公室给予一定补助在19个村聘请移民信访维稳工作联络员,主要负责该村大中型水库移民工作政策宣传、移民人口动态管理、移民信访维护及参与移民村社会治理工作,解决了村级无专职人员“理事”的问题。三是统一了工作流程。比如在移民人口动态管理环节,严格按照“组确认、村初审、乡镇审核、县核减和组村乡镇公示”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移民人口“四个一律”核减和移民人口核减“两个必填”要求,推动移民人口动态管理的规范化进程。四是方便了群众办事。工作建立后,实现了移民办事、反映问题要到县乡为直接到工作站办理,有效减少了办事环节,方便了群众。今年7月16日,光禄镇福光二组村民伍树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工作服务站反映村中没有公厕,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县搬迁安置办接到反馈后第一时间实地了解情况,落实了12万资金仍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新建公厕一座,有效减少了移民反映问题的环节。同时,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办事比以前方便了,以前需到县办理的事项,现在到移民服务站就可以办理了。

自今年7月移民工作服务站运行以来,接到移民群众政策咨询260人次,实施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问题5个,组织开展移民政策宣传10场次,受益群众1000余人,收到百姓的一致赞赏。

建活利益联接机制 增强移民的增收“造血”功能

今年7月,光禄镇福光移民工作服务站接到福光二组移民村小组长反映村中没有公厕,县搬迁安置办接到反馈后,第一时间实地了解情况,落实了12万资金新建公厕一座,缓解了该村公厕不足的问题。今年8月,弥兴镇大村、栋川镇启明村反映移民村文化活动场所不足、停车难、路灯不足、灌溉沟渠倒塌等问题,县搬迁安置办整合资金逐一给予了解决,等等……截止10月,已整合资金80余万元,解决移民反映问题6个,涉及6个小组所“急”、所“盼”问题,群众反映较好。

变“输血”为“造血”的后期扶持模式的转变,是当前新形势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必然趋势。今年8月,县搬迁安置办围绕“如何主导融入县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增强移民就业创业增收渠道”广泛开展调研,在栋川镇、光禄镇移民人口较为集中的大龙口村、地角村、福光村、后营村、新庄村开展了现代花卉种植管理培训班4期、蚕桑养殖1期,受训对象257人,并颁发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逐步增强移民的增收“造血”功能。

此外,姚安县两个总投资2482万的在建民俗酒店和花卉大棚项目,均按每年收益不低于7%的标准鉴定合作协议,根据每年的产业项目收益,按照项目公积金提取总收益10%,用于扩大生产经营;提取总收益45%用于移民村乡村公益岗聘请、移民车间就业奖补、困难移民救助、移民村补短板项目、移民技能培训等;提取总收益40%用于再投入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取总收益5%用于移民合作社管理经费。

守好一个底线 推动移民人口动态管理规范化

2020年,姚安县严格督促县乡村抓好《姚安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实施意见》及上级精神的宣贯执行,严格执行“季度一核减、半年一核查、年内全覆盖”和“组确认、村初审、乡镇审核、县核减及组村乡镇公示”移民人口动态管理新机制,推动移民人口动态管理规范化进程,制定下发了《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姚安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及四个配套工作方案。其中:指导性意见主要明确了2020至2025年后期帮扶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重点对移民人口动态管理、后期帮扶项目、移民就业创业能力建设及就业扶持、移民信访维稳工作的县乡村三级权责进行明确定位。

同时,明确了考核、问责任体系,将水库移民后期帮扶工作纳入全县大比拼综合考核事项,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严肃问责。《移民帮扶人口动态管理方案》《后期扶持项目管理方案》《移民资金县级报账制管理暂行办法》《移民信访维稳工作方案》4个配套方案,分别明确了县乡村三级的职责实行“组确认、村初审、乡审核、县核减”和“组村乡镇公示”的工作机制,明确了项目谋划、项目前期、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工作规范及项目实施原则,移民项目资金的报账管理规范、报账程序和开展村级移民信访维稳联络员试点工作相关安排等。

姚安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指导性意见和配套方案的出台及工作机制的建立,为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县乡村职责、规范管理,确保移民后期帮扶工作人口底数清、项目实施精准、资金管理规范、信访维稳化解有力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确保移民后扶对象精准核减、移民后扶资金规范管理,实现移民满意,干部不出事。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