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首个!“远山树林的味道”从这里飘香世界

时间:2021-11-1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杨婧瑶

日前,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申报的“国家咖啡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获国家标准委批准立项。该平台将以云南省小粒咖啡主要种植区为项目覆盖区域,以小粒咖啡企业、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为覆盖对象,通过建立标准化区域服务和推广平台,提供小粒咖啡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标准指标验证、产业标准化信息服务、标准化示范推广、产业标准化培训、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品牌评价与宣传推广等七大服务内容。

为什么云南省首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项目要以咖啡为“引”?

悠久历史造就不凡品质

咖啡,是仅次于原油的全球第二大宗商品。云南是中国最早出现咖啡种植的地区。1900年前后,法国田德能来到云南大理宾川一个叫朱苦拉的彝族村寨并引进种植了从越南带入的咖啡苗,成为云南咖啡种植的开始,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而咖啡种植始于云南并非偶然。云南的地理位置处于世界咖啡“黄金种植带”范围之内,其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咖啡种植。据了解,咖啡的味道和种植的海拔高度、纬度都有密切关系。海拔太高则味酸,太低则味苦,品质最优的地区应该位于北纬15°至北纬23.5°之间。云南咖啡多种植于海拔1000至2000米的干热河谷地区,南部又恰好处于世界咖啡“黄金种植带”范围之内,加之地形起伏较大以山地、坡地为主,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云南小粒种咖啡品味的特殊性,口感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早在五十年代云南小粒种咖啡就在国际咖啡市场上大受欢迎,被评定为咖啡中的上品。

多方助力 产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云南将咖啡产业作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八大重点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咖啡豆产量不断增长,主要分布在普洱、保山、德宏、临沧和西双版纳等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98%以上,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地、贸易集散地和出口地。

同时,在云南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的政策扶持下,云南咖啡产业规模在全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有效带动 100多万农民从业。并且建成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打造科技人才队伍,支撑着从品种、栽培、初深加工、装备制造到国际贸易整个产业的运转,成为云南咖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基础。优质的云南咖啡豆还吸引雀巢、麦氏、卡夫、星巴克等咖啡巨头纷纷入驻,德宏后谷、普洱爱伲、保山云潞等本土咖啡企业也迅速崛起。小粒咖啡成为了云南省重点发展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中的特色优势产业。

全产业链发展 品牌优势进一步凸显

说到云南咖啡,不得不提素有“中国咖啡之都”美誉的普洱。近年来,普洱市按全产业链发展思路,以基地生态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群化的要求,加快高稳产生态咖啡基地建设,着力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庄园经济,持续推动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云南50%以上的咖啡来自普洱。2021年上半年,普洱市咖啡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综合产值达12.88亿元,咖啡豆平均单价22.7元/公斤,咖啡产业上缴税收796.5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咖啡初加工厂412户,咖农来自咖啡的人均收入3836元,种植加工覆盖7.5万户,25.5万人。

富余的产量、优良的品质,使“远山森林的味道”香飘世界,“普洱咖啡”业已成为普洱新的价值品牌。今年,普洱市获批建设咖啡质量基础与技术服务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增强普洱市咖啡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的科学研究,为咖啡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据悉,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标准的重要载体,是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实施应用、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的重要平台。此次立项将从产品质量到宣传推广全面打响“云咖啡”产业,让云南咖啡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一步。云南将以此为示范带动,围绕农业标准化推广重点,培育建设更多高原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杨婧瑶/文 郑福利 普洱日报 思茅区融媒体中心/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