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新机遇 推动新发展” 答好文旅发展的墨江问卷

时间:2021-11-1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戴铮 许艳梅

为彻底解决好产业层次较低、开发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足等短板弱项,全力答好“新征程上的普洱之问”,今年以来,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不断抢抓新机遇、立足新发展,通过依托富集资源和区位优势,结合当地文化旅游发展实际,发展了一批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文化旅游项目,推出了一批“可吃、可住、可行、可看、可玩、可购”的旅游产品及精品旅游线路,在兴产业、强服务的抓手下,加快形成符合墨江发展实际的新思路、新理念,答好“普洱之问”的墨江答卷,努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绿色发展。

(哈尼长街宴 墨江县文旅局供图)

“问”深资源,答好产业发展“底气”

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墨江县哀牢群山层峦叠翠、万亩桫椤遮天蔽日,哈尼梯田气势磅礴、牛皮大鼓震天浑厚,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独特浓郁,哈尼文化、北回归线文化和双胞文化交相辉映,资源富集而多彩,拥有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的墨江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十分注重对资源的发掘。

(墨江坝兰河库区 董新德摄)

 

(联珠镇岩子岩石头寨 祝灿摄)

近年来,以独特的文化特质为根基,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着力培育墨江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节庆活动,做精做强北回归线大江野钓赛、穿越北回归线山地自行车赛等文化旅游赛事活动,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把文化遗产遗迹、历史文化传统、民族风土人情等与自然形成的壮丽河山、优美风景有机融合,用文化提升旅游品位,让自然景观更富神韵、文化体验尽显魅力,高起点、高标准推动融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新型健康旅游目的地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2040.4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21亿元。

“问”实民生,答好服务群众“正气”

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作为文化旅游部门,墨江县文旅局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惜岗位、转作风、争先进”专项行动和落实“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为契机,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增强精神力量为抓手,不断强化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供给与自创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

(联珠镇克曼牛皮大鼓 董新德摄)

同时,深入推进“文化润滇”行动,通过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举办各类辅导培训班,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戏下乡”“三区人才”培训等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打造“彩云之南等您来”夜间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民生。要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要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创作系列寓教于乐的文艺作品,充分发挥文化宣教引领作用,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以家风促乡风、以民风带社风,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

“问”准机遇,答好跨越发展“运气”

随着云南省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的深入推进,尤其是昆曼国际大通道、墨临高速、泛亚高铁(玉磨铁路)的相继建成通车,墨江将成为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连接线的重要枢纽,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优势。

(联珠紫米基地哈尼梯田 刀航摄)

(墨江文庙 戴铮摄)

为切实解决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痛点、难点,下一步,墨江县将结合“普洱之问”,紧紧围绕成为“北回归线和昆曼大通道上的绿色高端产业示范县、哈尼特色文化展示区、国际双胞生态旅游城”发展定位,进一步擦亮“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金字招牌,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突出生态康养主题,积极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碧溪、双龙为两翼,乡(镇)为辐射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抓好碧溪古镇(田园综合体)开发利用,大力提升北回归线标志园、双龙烧烤城品质内涵,着力打造“五夜经济”(夜景、夜游、夜演、夜娱、夜宴),加紧推进墨江文庙、双胞文化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及半山酒店、北回归线国家步道和乡村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推进“一乡一业一线”建设(旅游新业态+精品线路),持续深化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活动内涵,强化项目包装,加大旅游营销及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推动过境游向目的地游转变,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戴铮 许艳梅)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