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嶙峋石漠 今朝丰美绿洲——云南西畴县绿色发展变形记

时间:2021-11-1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冯标

一个山区面积占99.9%,岩溶面积占75.4%的深度石漠化地区,从乱石嶙峋的荒芜石漠变成了生机盎然的丰美绿洲、石漠花乡,打造出生态文明样板的第五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人们从云南西畴县30余年来发生的生态蝶变中,惊喜地将绿色尽收眼底,感受不一般的生态成色。

宣战顽石铸精神

“山大石头多,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种在石窝窝,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30多年前,这是令西畴人刻骨铭心的伤痛。

当澳大利亚地质专家菲利普·本鲁恩先生无奈地踏上这片苍凉的土地,他摸着冰冷的石头发出绝望的感叹:“这是一个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面对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生存极限挑战,为了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30年绿化西畴大地”的目标,西畴人民挺起刚直的脊梁,不悲观埋怨、不服输认命向大山进发,与石漠化展开一场生死决战。

1990年12月3日——西畴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天,西畴人向石漠化开战的第一炮轰然在蚌谷乡木者村摸石谷炸响。这是惊天动地的炮声,这是西畴大地沉睡良久后的第一次生态觉醒和脱贫宣言!

隆隆炮声响过之后,王廷位、刘登荣、赵文和等乡村党员干部带头垒埂造地。看到高产的玉米苞压断了有些人家的楼板,村里的王廷章老人眼含热泪:“看见没有,我就说搬家还不如搬石头嘛!”

在这个温暖的冬天,靠苦战105个日夜垒砌起来的一排排石头地埂,360多亩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台地和比之前翻几倍的粮食产量,拉开了西畴人民向石头山要地要粮,要路要水的序幕。

1995年12月17日,在云南省扶贫开发文山现场会上,省委、省政府发出号召:要学习西畴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奋斗品质。“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呐喊亮出“西畴精神”,响彻云岭大地。

敢叫石漠变绿洲

大山在给西畴人民带来艰难困苦的同时,也培育了他们永不放弃、永不懈怠、永不退缩的坚毅品格,造就了战胜“石漠癌症”的苦干实干基因和深深的家园情怀。所有村寨都把封山育林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修复生态写进了村规民约,全民上阵植树种树、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造沼气池。县委、县政府继“30年绿化西畴大地”的目标后,又提出“十年美化西畴大地”“生态立县”“建设绿色经济”等战略目标,用干的行动和壮举护生态、求生存、求脱贫、求发展,争当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探索出一条深度石漠化地区脱贫发展的绿色新路径——“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山顶戴帽子”造就丰美绿洲。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县委县政府提出“30年绿化西畴大地”的战略目标,全民上阵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近年来,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全面推进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建设,全面实施“十年美化西畴大地”生态修复工程。30年绵绵发力,30年久久为功,累计完成植树造林64万亩,实施封山育林87万亩,退耕还林(草)13.82万亩,年均实施公益林保护61.66万亩、天然林商品性停伐保护21.0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提高到54.83%,实现从石漠荒山向绿水青山的蜕变。

——“山腰系带子”护生态保增收。利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方式将石漠化治理与林农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旅游牌”,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流转经营、林农自主发展”的模式,发展以林木、林果、林药、林禽、林游等为重点的“八林经济”。2020年林草产业总产值达6.34亿元;中药材种植实现产值5.05亿元,建成“山豆根云药之乡”;将乌骨鸡产业确定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带动全县3万余户发展乌骨鸡养殖。依托石漠化治理的巨大成效,享誉全国的“西畴精神”资源,结合特色旅游资源,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1个,国家AAA级景区4个,旅游总收入累计达64.9亿元。

——“山脚搭台子”垒砌石埂建造梯田。对山脚坡度小于25度,有改造条件的缓坡地和石旮旯地,西畴县大力实施“坡改梯”和土地整理项目,营造生物埂、修建灌溉渠、拦砂坝等设施,建成“保土、保水、保肥”三保台地,有效遏制石漠化蔓延趋势,确保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增加。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42.64万亩次,新增耕地1.64万亩,人均耕地从0.78亩增加到1.2亩,成功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同时累计治理小流域面积230.82平方公里,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初步估算,西畴人民垒成的石埂长达5万多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周。

——“平地铺毯子”拉长绿色产业链。对主要集中于坝区、地势较为平坦的土地,西畴县实施高稳产农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同时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园26个,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340个,实现农业产业增加值11.5亿元,累计带动5万以上农户增收致富,获有机、绿色认证产品12个。建成进出口贸易加工及农特产品加工区,2020年全县共有生态加工业69户,实现产值16.3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6.6%。

——“入户建池子”破解用能用水难题。2014年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3603口,彻底结束村民上山砍柴的历史;如今城乡综合供电可靠率达99%以上,推进全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针对西畴山高坡陡、水源缺乏、石漠化严重,不适宜建设大中型水源工程的实际,探索推行“五法治水”模式,1991年以来,全县累计建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1.3万余件,“五小水利”工程4.5万余件,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

——“村庄移位子”易地搬迁建家园。对失去生存条件的农户实施易地搬迁,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84户8056人,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积极推进移民搬迁地块复垦复绿工作,让家园重披绿装。

“点石成金”促巨变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西畴县坚持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誓把石漠变绿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笃定和豪迈,在不可能的地方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生态优先发展和脱贫攻坚奇迹。全县共治理岩溶面积385.92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225.86平方公里。2014年和2018年,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现场会两次在西畴县召开;2018年西畴县率先在文山州实现脱贫摘帽,全县9929户3730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交出了生态系统修复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两份答卷”。2020年7月,省委下发文件号召全省上下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同年9月,省委宣传部授予新时代“西畴精神”群体“云岭楷模”称号。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作出“沧桑巨变是干出来的!要注意宣传好”的重要批示。

从石漠上走出来的西畴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有着特别深切的感悟和强烈的共鸣。

“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兴街镇江龙村通过带头在全县探索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由32%提高到80.4%,发展柑橘种植“一村一品”产业,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从以前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富裕村、文明村。

因“山上树木被砍光、山腰肥土流光、村里媳妇跑光”而得名的兴街镇三光片区被列为综合治理示范区后,经过3年的努力,共治理小流域面积2.45万亩,整治土地9500亩,建设生态林业工程1.5万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8万元,变成了“光荣脱贫、光彩夺目、光明前景”的新三光。

西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追梦圆梦人程敦儒,几经周折创业不休,20多年如一日在石旮旯里垦荒种树,带领群众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带动800多户建档立卡户脱贫退出,成为石漠化治理中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典型。

“既然死不了,就坚强地站起来”的残疾人妇女张贵相,女儿出生时就患上脑瘫,在四处求医途中,自己遭遇严重车祸瘫痪在床一年多,主动提出不当建档立卡户,靠毅力顽强地站起来,她说“就算跪着种地,也要站着做人”。她租地种植了20多亩草莓,创办了合作社,带领10名留守残疾妇女摆脱贫困,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村寨把草莓种植面积发展到40多亩。

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助推西畴经济发展成为云南省争先进位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56.35亿元,比2016年年均增长8.6%,增速排名从全省第52位上升到31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289元,年均增长8.8%,增速排名从全省第48位上升到14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758元,增长7.3%,增速排名从全省第62位上升到第20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495元,增长9.7%,增速排名从全省58位上升到第13位。(冯标 西畴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