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期村的“双十一”

时间:2021-11-1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邓楚瑜

11月11日,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保和乡的赶集日。吃罢早饭,保和乡莫贾村委会他期村民小组副组长普祥伟约着村里的几名同伴到乡里的小集镇赶集,顺便拿回前几天网购的包裹。

普祥伟今年33岁,是一名烤烟种植户,打6年前开始网购以来,他对这个购物方式的喜爱程度越来越深。“我前几天在网上看中了一件长袖T恤衫,到了今天才下单。”这几年,普祥伟家里的不少物件和许多日用品都是网购来的。去年,他上网买了一台背负式汽油割草机,拿回来一用,很是好使,这让他清除地里杂草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听说普祥伟今天从网上买的衣服比平日便宜一些,一旁的普令明听的心里痒痒的。

普令明网购的时间虽没有普祥伟长,但喜爱程度不比普祥伟弱。“我这身衣服都是从网上‘淘’来的,便宜。”自从快递送到乡里后,普令明网购的频次多了起来,一年加起来至少有50多次。“我这不算多。村里有个朋友差不多隔几天就要到乡里取快递,一次得有十多件,要用装化肥的那种塑料口袋才能装得下。”普令明乐呵呵地说。

便捷的购物方式,也映射着他期村从穷日子到好日子的改变。

他期村位于大山深处,是一个有170余户人家的彝族聚居村,距离保和乡小集镇3公里多。彼时的他期村穷字当头,村民们住的是清一色的土坯房,很多人家的生活条件只能维持温饱。普祥伟说,那些年村里几乎户户养马,因为若是不养马,农产品就运不出去卖,“农产品卖不出去,一家人的生活就难以保障。”

上世纪90年代初,他期村开始种植烤烟,最多的时候,全村有一半人家都种着烤烟。依靠种植烤烟,大伙儿的日子有了盼头,普祥伟一家也从此告别了“买块豆腐都觉得奢侈”的日子。

村民生活条件好起来的同时,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加快。前些年村里通了网络、快递到乡后,网络购物迅速在村里的年轻群体中风靡起来。如今,他期村的网购金额和频次逐渐递增,“手机上下单,集镇上取货”已成为村里40岁以下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

普祥伟说话的时候,普令明虽不时接上几句,但眼睛却盯着手机购物App挑选着中意的物品,看得出来,他正抓紧时间下单。(邓楚瑜)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