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还没上三竿,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小龙潭镇则旧村委会则旧村民小组烤烟种植户孔祥兵开始了每天的例行操作:洗车。
拎着水桶,拿着抹布,孔祥兵精心擦拭着爱车。“白颜色的车子好看,但不经脏。”眼前这辆国产越野车,是孔祥兵今年1月花了8万多元到市里的一家汽车专营店买的。
算起来,38岁的孔祥兵先后买过6辆车:一辆三轮摩托车,两辆农用车,三辆小汽车。除了前阵子报废的两辆二手小汽车,现在他还有四辆车。
前些年依靠种植烤烟,孔祥兵家的条件在则旧村委会排得上号。一家子没饿过肚子,杂粮饭都没吃过几天。
和孔祥兵相比,同村的孔学平一家此前的生活却截然不同。
“锅里是杂粮饭,住的是茅草房,吃了上顿愁愁下顿,基本没有年收入。”坐在新屋的沙发上,说起家里曾经的日子,39岁的孔学平编了这句顺口溜。
因为穷,用少许大米掺和着玉米面做成的杂粮饭,孔学平一家吃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1992年,孔学平的父亲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拿出仅有的积蓄作为垫本种烤烟。这年,在当地烟草部门技术员的悉心指导下,一家人有了种烟收入。
“从没见过这么多钱,母亲拿着钱数了一遍又一遍,一边数,一边抹眼泪。”孔学平的父亲拿着这笔钱,把一家人住了30多年的茅草房顶的土坯房,换成了土木结构的瓦房。
“现在大家的日子好过了,我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则旧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继伟颇为感慨。
则旧村委会位于开远市西北部,地处大山深处,土地耕作条件一般,是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混居的行政村。种植烤烟以前,全村9个村民小组乡亲们除去日常开销,手里的余钱不多。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摆脱贫困,不少人家开始种植烤烟,几年下来,日子有了很大起色。
王继伟种植烤烟的时间有20多年,技术经验丰富,2000年,他被小龙潭烟叶工作站聘为烤烟辅导员,负责指导则旧村委会的乡亲们种烤烟。然而,由于烤房过于老旧,很多村民的烟叶烘烤损失率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收入,少数村民甚至连种烟成本都回不来,这让王继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7年,王继伟被选为则旧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虽然离开了烤烟生产工作,但他的心里的那块“石头”仍然悬着:改造后的老旧烤房虽比此前好用,但村民们烟叶烘烤损失率过高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不少烤烟种植户的日子还过得拧巴。
2009年上半年,当地烟草部门按照上级部署,在全市各烟区陆续推广先进的卧式密集式烤房。如今,则旧村委会建起了260余座卧式密集式烤房,覆盖9个村民小组所有烤烟种植户,烟叶烘烤损失率比使用老旧烤房降低近2倍。
2008年,成家后的孔祥兵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小型农用车。此时,孔祥兵一家住的还是土坯房,农用车买来后,不少村民问他,有钱为啥不先把房子换了。孔祥兵答,一来这点钱不够建新房,二来发展生产比住新房子重要。
2018年,孔祥兵实现了母亲心心念念的大事:建新房。这年,孔祥兵建起了一幢二层半小楼,一家人从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搬进了新家。
2019年,开了十多年的农用车,孔祥兵想体验一下开小汽车的感觉,先后买了两辆快到报废期限的二手小汽车。车子虽旧,但和开农用车的感觉是两码事,这让孔祥兵的心里很是痒痒。
“以前那些车只能干生产,现在买了这辆车,想去哪儿,上车就走。”新车买来没多长时间,孔祥兵的心又痒痒了:“先着用吧,等过几年攒够了钱,换一辆更好的。”
2005年,专科毕业后的孔学平不满足现有学历,一边在昆明打工,一边参加自考,通过一番努力取得了建筑方面的本科学历。
随后时间里,孔学平先后在昆明的数家建筑公司打工,凭着吃苦耐劳和过硬的专业知识,从技术工人升任技术监理,到2010年时,他的月薪已超过了8000元。
孔学平的父亲去世多年,妹妹前几年出嫁,家里家外只有母亲一个人忙活。2013年上半年,为了照顾日渐衰老的母亲,孔学平在和妻子商量后,辞去了昆明的工作,回到家乡种烤烟。
8年多来,孔学平在当地烟草部门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从一名对烤烟种植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烤烟种植能手。
在此基础上,他还自学生猪养殖技术,建起了一个家庭生猪养殖场。同时,他在村里发展烟后蔬菜种植,带动8户村民种植松花菜,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村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精神生活也逐渐充实。则旧村委会有一个“农家书屋”,收藏的图书和影视资料有上千册。打2010年建成开放以来,“农家书屋”共借阅各类图书1320余册,借阅图书的村民超过800人,占全村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强。
2019年3月,则旧村委会按照上级要求,建起了一个“爱心超市”。“爱心超市”有些特殊:超市里的所有物品不对外出售,仅用于兑换村民们积攒起来的爱心分值。
“以前我们村是省级贫困村,家家户户穷在一起。这些年依靠党的好政策,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且乡亲们的思想觉悟也有了很大转变。”王继伟说,“爱心超市”积分评定项目分为9个大项,内容涵盖爱党爱国、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勤劳致富、尊老爱幼、参与公益活动等方面,“日子好过了,更要懂得感恩。”(邓楚瑜)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