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扩能改造开通满2个多月,云南广(通)大(理)铁路已累计发送货物59.3万吨,环比增加1.1%,滇西大动脉运能充分释放,逐渐显示出勃勃生机,为助力滇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运能支撑。
今年8月15日,历时16个月的紧张施工,广大铁路设备补强和电气化改造顺利完工。改造后,这条铁路运能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完善了昆明与滇西地区的路网结构。
广大铁路扩能改造完成,电力机车牵引的货物列车风驰电掣,汽笛声响彻滇西大地,似乎在向曾经留下无数坚守奉献的建设者热情致谢。
500多个日日夜夜,为了火车拉得更多跑得更快,广大建设者充分发扬“促创干、争一流”的精神,在广大铁路线上倾注热血与汗水、贡献智慧与力量。
广大铁路位于云南省中西部,东起成昆铁路广通站,西至大理市,全长约206公里,于1999年建成通车,是连接滇中城市群与滇西地区的重要通道。
由于这条铁路建设年代较早,采取单线内燃机车牵引,运输能力、技术标准和设备配置已不能较好满足昆明与滇西地区的运输需求。为此,2020年3月开始,云南省和铁路部门启动广大铁路设备补强和电气化改造。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迅速组建项目部,调集精干力量,统筹优势资源,全力以赴投入工程建设。
如今,广大线扩能改造工程已顺利完工,但是,它的每一寸钢轨、每一米电缆,都留下了电化人温情的抚触,也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不灭灯火”照一线
时间拨回到2020年上半年,寒风料峭的广大铁路线上依旧热火朝天,为了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成,项目部很多人都选择了坚守岗位,放弃回去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常务副经理陈小明便是其中之一。他坚持与广大员工一起坚守、共同进退,犹如广大线上不灭的灯火,温暖着大家,激励着大家。
时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施工安全,陈晓明带队日夜奔走在施工第一线,认真负责做好疫情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刚开始,很多员工觉得现场施工与外界接触不多,忽视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但在陈小明看来,对待疫情要时刻警惕,一旦有一个人遭受感染,就会影响到全线的工作人员,给施工进度带来巨大的影响。
“我们宁可多做一些也不能马虎,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他走进每一个施工工地,耐心地跟干部职工做思想工作:“今年的情况特殊,大家在工作中要更加谨慎,一定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现场施工不受影响。疫情防控工作不仅是对施工进度负责,也是为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负责。”在陈小明的带领下,广大线的施工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受阻,一切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只要看到陈经理活跃在施工工地上,就会感到非常的安心。”施工人员说,施工中,陈小明始终笃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身扑一线严抓安全管理。在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中,经常会和现场的施工负责人交流谈心,共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严格监督卡控每一项关键环节,全力确保现场安全生产有序可控。
为了让广大员工能够安心工作,陈小明奔走在施工现场,逢年过节给坚守岗位的员工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寒风料峭,疫情严酷,但是在广大线上,他始终坚持与工人们一同奋斗,让“不回家过年”的责任心成为了温情的讯号,点亮了公司员工的心灯,也温暖了这个疫情下的寒冬,让每一位游子的心变得安宁。
而此时陈小明的妻子和孩子,只能在家用视频电话和他联系。“不止今年,以往若是工期紧的时候,老陈也是坚持会几个月不回家。不过我们也都能理解,老陈的工作是为了建设国家,我们不会拖他的后腿的。”听到妻子的话,一向坚强乐观的陈小明红了眼眶。
“陈经理就跟我们的长辈一样,在生活和工作中给了我们很多的关怀,让我们在这个离家千里之远的地方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很多年轻员工都感到地说。看到员工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陈小明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遥望盼团圆的家,近看员工满足的笑,一股暖流沁入心田,温暖了每个不归人的心扉。
工期之紧,疫情之难,也难不倒陈小明。作为项目部负责人,他坚持留守在第一线,与广大员工们共进退。在疫情防控、施工安全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处置得当,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心系每一位员工,在寒冬中给他们送去慰问,让员工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众志成城,共度难关,在年关之际,在面临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广大线上亮起了一盏盏明亮温暖的灯火,那是每一位坚守施工一线员工的决心,也是大家团结一致共克难关的信心。
“温暖港湾”庇工友
安全帽下,一张黝黑的脸庞透着刚毅和温情,一条湿毛巾搭在脖子上,手里不停地整理着资料,嘴上还不忘“唠叨”各种大事小事,这就是项目部办公室主任桂宁刚给人的第一印象。他一直埋头苦干,把汗水洒在岗位,把青春献给铁路,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桂师傅”。
2020年4月广大线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后,桂宁刚迎来最繁忙的时刻。身为办公室主任,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整个项目的后勤服务,他需要根据人员分工不同,分区域给施工人员安排好住宿,并检查每间宿舍设施是否完好,定期做好维护,保证各项基础设施完好。
这已经是他负责后勤工作的第23个年头了,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凭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施工后勤保障工作。“有桂师傅管后勤,一点也不用担心生活问题”,这句来自施工人员的评价,是对他工作付出最大的肯定。
“这些设施、设备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免疫力降低偶尔也会生点小毛病,也需要请‘医生’来给它们诊断治疗。”桂师傅说“管护好这些设施,不仅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活起居,也间接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这就是我工作最大的意义所在。”
对于工作,桂宁刚注重实干,从不夸夸其谈。在他眼中,问题没有大小之分,发现的每个问题都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凡事都注重以理论为前提,以实践为基础,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他始终把自己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本职工作上,钻研维修技能,应对突发状况,妥善安排好2000多名工人的住宿后,他又转身参与到施工建设中去。
桂宁刚说:“如果不切身参与到工作中去,怎么能真切地了解到现场遇到的困难呢?我也是大家中的一份子,我的职责是负责大家的后勤服务和防疫工作,但是我参加工作时间久了,积累的经验多,处理问题的方式自然多,我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学到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样一来我也可以跟着大家学习到新知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桂宁刚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防护措施,为干部们分发口罩、替工友们测量体温、对工作环境定时定期杀菌消毒……每一项安全措施他都亲力亲为,有时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我累一点没关系,但是防疫工作大于天,我把握着干部们的生命安全问题,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说着他又急忙赶往了人员出入口的防疫点。在他的带领下,广大线施工现场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线”,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表扬。
2021年5月,随着工程的落幕,桂宁刚的工作却又繁忙了起来。在工程现场,他一边指挥工友们有序搬离职工宿舍,一边检查设备状态。“每次都是我们走了,他还留在现场‘收拾’。”工友们感激地说。撤场的工作事无巨细,桂宁刚每天从日出时分一直忙到黄昏日落,但脸上一直洋溢着工作结束的满足和对这片工地的恋恋不舍。
就是这样一位把热情和青春无偿奉献给事业,永远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男子汉,在提及家人的时候,他罕见的沉默了。桂宁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由于工作原因,经常跟随施工队搬迁,错过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刻。
“等这个项目忙完,应该可以回家几天,好久没回去了。”这个在施工单位给予别人“温暖港湾”的人,并不能随意回到自己温暖的港湾,这种辛酸但意义重大的牺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一面,他没有特别明显的闪光点,也没有豪言壮语,但他有一颗赤诚之心,有对自己平凡岗位、平凡事业的一腔热血,一直默默坚守、默默奉献。
“德技双馨”获赞誉
吕翠楠是广大线上的一位普通信号工,他和项目其他员工一样,每天忙碌在施工工地上。但是在工友们眼中,吕翠楠是一个让人敬佩的模范,每一位提到他的同事都会给他竖起大拇指。
吕翠楠于2005年进入中铁电气化局工作,至今已16年有余,由于技术精湛,为人踏实可靠,时常帮助其他人,在同事之间的口碑很好,大家都十分信服他。在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吕翠楠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负责的信号工作从未出过失误,与此同时,他与工友相处融洽,是一位德技双馨的优秀员工,受到同事们的广泛好评与尊敬。
“做事要先做人,做人要踏实,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工作”,吕翠楠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有一次,项目上一位工友在工作中出现头晕呕吐现象,吕翠楠看到后,立即背着这位同事去了医务室接受治疗。当工友痊愈后感谢他时,他却笑着摆摆手:“同事之间,就该互帮互助。”
曾经有一位同事问吕翠楠:“为什么你做的工作都如此的出色?”吕翠楠笑了笑回答道,“如果你和我一样十几年从事同一个工作,你也会做得非常的熟练。”要做到与吕翠楠这般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工作了一辈子都是按部就班,毫无长进。
吕翠楠能有如今的驾轻就熟,得益于他自身的努力。随着信号技术的更新迭代,吕翠楠依然能保证工作不出任何差错,其实是因为他善于总结,始终坚持学习,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摆架子。每天上班,他都会带一个小本子,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者总结出的经验,都会及时记录下来,在闲暇时认真钻研,从不停止学习的步伐。
生活中,吕翠楠是一个非常踏实可靠的人,他对同事们也很尊重,不会因为自己的资历比较老,就摆架子。“我们在一起是为了工作的,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工作做得更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冲突,有分歧一起商量就行,互相争执实在没有意义。”吕翠楠说。
在广大铁路施工期间,时常会看到吕翠楠穿着深色工装四处忙活。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劲头感染了周围的很多同事,大家都以他为模范,全力以赴投入到紧张繁忙的施工中,为广大铁路线扩能改造工程贡献力量。(张建峰 延雯娜 崔策)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