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屏边腊哈:众人拾柴火焰高 合作社四季果飘香

时间:2021-10-2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李熙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元年,国家扶持农业发展农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势头高涨。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白河镇腊哈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腊哈村为中心,推行“多村合股”“股份合作经济”发展模式,把众合合作社办成了大众参与、共同受益的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双推进”的路子。

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白河镇腊哈村众和合作社,一派热闹和繁荣景象。合作社一楼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热果交易市场正在通过电商和冷链物流将木瓜、芒果、菠萝发往昆明、福建、山东等地。二楼的豆腐皮加工车间,上百名工人正在紧张忙碌。还有来自昆明、个旧等地的20多人旅游考察团,在合作社后山清澈的咪租河边享受水上漂流的快乐。

腊哈村位于屏边县白河镇东部,地处昆河公路、屏八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产业以种植菠萝蜜、荔枝、芒果、香蕉、菠萝等热果为主。是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下辖9个村小组,有农户382户1564人。腊哈村党总支下辖11个党支部,有76名党员。于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

腊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2013年成立众和合作社,通过走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双推进”的路子,把合作社办成了大众参与、共同受益的合作社。2018年,腊哈村成为屏边县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试点,并被评为州级创业就业示范村。2020年,腊哈村荣获云南省卫生村称号。2021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腊哈村党总支部荣获红河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村多企让合作项目越来越多

屏边县白河镇众和合作社源于2013年3月成立的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2015年新建了热果交易市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腊哈村党总支书记周少翔积极拓展发展路子,在发展壮大腊哈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过程中,村级党组织敢于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搭建平台,集中各村力量促进共同发展。通过申请“红色信贷”、党员示范带头、集中流转土地、引进公司开发种植,形成热带水果种植产业示范点,种植面积达3000亩,带动78户196人脱贫群众加入合作社,实现脱贫群众“土地租金+务工+分红”的多种收益方式。

合作社按照“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并拓展到“一个中心,专业合作,全面发展”的思路,发展成为从种植到贸易、住宿到旅游、仓储到电商、物流到加工的全产业链综合性合作社。合作社从高原特色产业做起,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及电商平台运营夯实基础。在海拔500米以下种植菠萝蜜,在海拔500米至900米种植荔枝、芒果、柚子、柠檬等特色产业。在此基础上,还投资600万元兴建大型冷藏库,有效调节市场供需。建设了热果交易市场和综合服务楼,内设宾馆、餐厅、修理厂、冷藏室、游乐园等,集办公、住宿、休闲于一体。2021年2月,苗泉恒新食品有限公司在屏边县落户注册,并在腊哈村办起了豆腐皮加工厂。

广泛吸引投资。众和合作社以资产入股,参与公司建设,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引来更大的投资商是上海邦和实业有限公司。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一期工程,包括配套的生产设施设备,还帮助工人解决了住宿、餐饮、洗澡等生活问题。目前,豆腐皮加工厂日用工量100多人,设有制浆、挑皮、折皮、烘烤、包装、机修等车间等,工人每月收入3000—4000元,多的达到5000元。第二期工程也于2021年6月下旬开始运作,更新了豆制品生产加工设备,日用工量增加到200人。针对用工流动性较大的实际,镇党委、政府利用实训基地,加强对农户用工的培训和引导,已成功举办培训班2期60多人,培养出一批专业骨干。

多村一股让合作力量越来越强

为了进一步强化合作社力量,白河镇党委、政府于2017年6月整合全镇12个村委会产业资源,将12个村委会涉农专项资金“抱团”融资投入到合作社,建立“党组织+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建设了电商服务中心、产业培植实训基地,有序推进商务、产业发展,实现“共办一桌席,共炒一锅菜”,搭建“一个平台,十二村联动”商务平台,打造“高原绿八珍”品牌,推动白河镇特色农产品在第三方平台进行网络推广、销售。同时,配备物流车2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在昆明市的省级帮扶单位开设展示厅,为回乡创业大学生提供平台。截至目前,累计交易金额300多万余元。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白河镇党委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开始谋划带动低收入人口走共同富裕道路。以众和合作社为基础,稳妥推行“多村合股”的股份合作经济发展模式,组织12个村党总支集体资金再次入股、按股分红。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218户757名,集体社员13户,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112户441人。这一次,村集体经济利用上海帮扶资金入股苗泉恒新食品有限公司500万元,主要是搭建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占到股份近1/3,所有权属于白河镇12个行政村集体,并签订了股权协议。

多方共赢让合作潜力越来越大

腊哈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全村64名党员的带动作用,2020年众和合作社股金从成立初期8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2636万元,其中合作社社员认缴出资额1513万元,持股比例57.45%;12个村委会认缴出资额338万元,持股比例12.75%;其他认缴出资额785万元,持股比例29.80%。

2020年底,腊哈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白河镇其他11个村委会平均达到6.5万元,仅豆腐皮加工厂500万建厂房的收益,全覆盖到白河镇的12个村集体经济收益。

2020年底,腊哈村人均收入超过12500元,年均增长13%以上。腊哈村委会新房子村小组村民黄静,原来在家种木瓜、香蕉、芒果,到厂里工作不到3个月,就成为公司的管理人员,负责用工安排,每月有3500多元的务工收入。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绿色经济”。腊哈村利用屏边县地处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好水更好的区位优势,开始探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打造“绿色经济”。2019年9月腊哈村引进屏边鑫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到腊哈村流转土地3000亩种植四季菠萝蜜,为腊哈村经济林果转型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4月,在“万企帮万村”政策的支持下,腊哈村众和合作社同云南红河磷电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共识,引进云南屏边黄磷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中过剩的热能,转换为蒸汽,成为豆腐皮加工厂的直接能源。(李熙 红河州乡村振兴局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