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 云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525亿元

时间:2021-10-0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李璐航

(赵嘉摄)

日前,《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根据《规划》,2025年,云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525亿元,相比2020年12月底,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实现翻一番。

《规划》提出,到2025年,云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525亿元、年均增速为1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达1.10%,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为26人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3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9件,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30亿元,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2%。

据悉,“十三五”期间,2020年云南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增速居全国第4。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从13.14人年提高到19.12人年,增长46%。专利申请量翻一番,专利授权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均超过70%。

(赵嘉摄)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勤介绍,云南省力争到2025年,优势特色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新型云南基本建成。2035年,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科技创新在云南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创新型云南迈上新台阶。

此外,《规划》中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科技创新12项主要任务。

科技支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以加快民族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先进科技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科技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需求,加大生态文明领域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科技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坚持内外统筹、双向开放,将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有机衔接。

聚焦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等。

培育基础研究新优势。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并重,鼓励原创性研究,着力推动“从0到1”的突破,为“1到10”“10到100“做好支撑,依托云南丰富的生物、天文资源及研究积淀,打造基础研究小高地。

加快以云南实验室为引领的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科学前沿、国家和我省战略需求,高水平建设云南实验室,优化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培引创新主体。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引进科技型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院所建设。

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牢固树立创新发展“关键在人”的理念,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人才链建在科研创新链、产业链上,充分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业。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难点问题,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健全转化服务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加快推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

构建联动创新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服务和融入全省生产力布局,强化滇中地区在全省科技创新中的“领头羊”作用,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区。培育滇西、滇南、滇东北等区域创新增长极。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目标,以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为主线,以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力点,落实“四抓”要求,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八大工程。组织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民生科技创新、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能力跃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引、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等。(李璐航)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