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金丝猴种群增至250只左右 成为怒江生态名片

时间:2021-09-3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李欧

9月29日上午,“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怒江、德宏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义军在发布会上介绍,怒江州立足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优势,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并重,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保护好绿水青山;该州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75.31%提高到现在的78.90%,居云南省第二位,生态环境状况优良指数居云南省前列;怒江正在成为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一张有价值的且不断增值的生态名片。

怒江金丝猴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怒江州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87.74%的国土面积是林业用地,61%的国土面积纳入了生态红线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州市,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其中,灵长类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类别。据了解,全国29种灵长类野生动物中,云南有18种,怒江州有12种,占到了全国的2/5,云南的2/3,是名副其实的灵长类家园。同时,怒江州也是世界上唯一有两种金丝猴分布的地区,这当中怒江金丝猴是2011年才被发现的世界第5种金丝猴。

自发现怒江金丝猴以来,怒江州成立怒江金丝猴保护与科研领导小组、建立怒江金丝猴监测体系、深入开展怒江金丝猴保护与科普宣传,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理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同开展保护研究等保护行动,取得了显著的保护成效。目前,怒江金丝猴种群数量从刚发现时的一群100只左右,上升到现在掌握的两群250只左右。与此同时,该州对怒江金丝猴的分布范围、社会结构、生活习性等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先后在国内外灵长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10余篇,极大地丰富了怒江金丝猴这一物种的理论研究。怒江金丝猴成为了怒江一张独特而靓丽的生态名片。

发布会上,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局副局长何晓东表示,怒江州计划将已经掌握的怒江金丝猴活动区域,以及潜在分布区域全部纳入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范围,使其栖息地得到永久性保护;同时,计划在现在人力跟踪监测的基础上,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怒江金丝猴监测科技水平;此外,怒江还计划争取和实施跨境保护项目,对怒江金丝猴进行跨国界、大范围的全域性保护,使怒江金丝猴能够在其世代生活的家园永远繁衍生息,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探索和贡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逐步彰显

怒江州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深入开展高黎贡山地区珍稀濒危动植物科研监测,加强重点物种保护监管和资源保育工作,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保护,主要保护对象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

——怒江金丝猴、滇金丝猴、光叶珙桐、须弥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种群得到稳定恢复,滇金丝猴种群增至450只左右,怒江金丝猴种群增至250只左右。

——发现兰科植物11个新物种,11个新记录种。

——先后记录到滇桐、红鬣羚、云猫、亚洲金猫等新记录物种,拍摄到野生水鹿、狼、豺、灰腹角雉、黄腰响蜜鴷[liè]等物种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在独龙江区域还发现一只黑鹇[xián]和白鹇的杂交个体,表明该区域黑鹇和白鹇分布区域重叠,存在基因渐渗现象。

随着新物种和新分布记录种不断发现,保护物种数量不断增加,怒江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逐步彰显。(李欧)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