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范围内,每10种陆生和水生动物就有一种可见于德宏,每5种高等植物就有一种可见于德宏。”德宏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王伟在9月29日上午召开的“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怒江、德宏专场发布会上表示,德宏州是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被誉为中国“亚马逊”“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
天然物种基因库
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五种犀鸟全中国只有在德宏能观测到,菲氏叶猴全国最大种群在德宏;我国境内首次在野外拍摄到的灰腹角雉在德宏;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最南记录点在德宏;唯一一种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类人猿——天行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在德宏;线尾燕、花冠皱盔犀鸟、斑翅惊鸟、大长嘴地鸫等鸟种第一次在中国的正式记录点在德宏;棕颈犀鸟时隔30年后现身德宏;黑腹燕鸥时隔60年后现身德宏……
作为古老生物栖息地,德宏州记录有陆生和水生脊椎动物1000种,占全国总数的12.66%,每10种陆生和水生动物就有一种可见于德宏;发现高等植物6046种,占全国总数的22.3%,在全国范围内每5种高等植物就有一种可见于德宏;德宏还有8个植被类型、18个植被亚型、47个群系、61个群落,是我国森林资源宝库的黄金十字带。
有记录鸟类716种 占全国50%左右
“目前,德宏州有记录的鸟类716种,占全国的50%左右。”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主编刘阳在发布会上表示,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造就了德宏州成为中国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
——“天时”。德宏州是中国唯一属于伊洛瓦底江水系的热带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受到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优越的光、热、水、土条件促使万物生长,造就了区域内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鸟类,鸟类生活所依赖的植物和昆虫都具有极高的多样性。
——“地利”。德宏州境内具有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德宏州的山地最高海拔是大娘山,海拔3404.6米,属喜马拉雅山延伸横断山脉的西南端,最低海拔210米,境内巨大的海拔落差,塑造了生物多样性的垂直分布。区域内还有沿着海拔梯度过渡的各种森林植被类型、湿地生境,为鸟类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生境。
——“人和”。德宏州极高的鸟类多样性吸引着学者、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观鸟者进行长期的探索。1868年,英国博物学家约翰·安德森,就从缅甸进入盈江开展生物考察,成为德宏州鸟类发现史的开篇。自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中国的鸟类学者也组织过多次综合科学考察,为德宏州鸟类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以来,保护区开展了野生动物资源的长期监测工作,为德宏鸟类的监测和保护揭开了新篇章,特别是近年来采用更为先进的监测手段,有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对于德宏州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功不可没。值得一提的是,自2006年以来,有大量国内的观鸟者和自然生态摄影师来到德宏进行观鸟活动,他们为德宏的鸟类资源调查贡献了许多观鸟记录和影响资料。
各方协力呵护生物多样性
德宏州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珍稀濒危的种类也多,不仅仅有许多珍贵的鸟类,还有天行长臂猿、菲氏叶猴、云豹、亚洲小爪水獭、穿山甲、蟒蛇等其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近年来,在德宏州委、政府的努力下,该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同时,德宏州丰富的生物资源也吸引了很多国内的科研单位走进德宏州的大山中,深入研究德宏生物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公众和民间的力量参与到德宏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来。在盈江,通过当地政府、盈江观鸟协会和当地社区合作社的模式,建设观鸟特色村寨,鼓励群众参与鸟类监测点,规范鸟类监测点,促成以“观鸟旅游”推动保护的新局面。(李欧)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