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大滇西旅游环线区域综合交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到2025年大滇西旅游“8”字环线将全线贯通,以高速路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
2019年,云南省启动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沿线拥有8个5A级景区、67个4A级景区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规划》以大滇西旅游环线区域为规划范围,方案涵盖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规划年限为2021至2025年,呈现出“两环五翼多点四带”的立体交通网骨架格局。该格局将打造“8”字形的大滇西旅游西北环线和西南环线,以“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昆明—大理—保山—瑞丽”“昆明—大理—临沧”“昆明—玉溪—西双版纳—磨憨”“昆明—蒙自—河口”5条精品铁路旅游线路为“五翼”骨架,以昆明、大理、丽江、迪庆、腾冲、芒市、保山、西双版纳、临沧、沧源、泸沽湖、普洱、澜沧等民用运输机场为“多点”支撑,以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等航道为“四带”补充。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与民族文化,是众多游客的旅游首选之地。大滇西旅游环线建成后,一个假期的时间,即可将下面这些风景一线净收眼底。
(大理洱海 黄兴能摄)
大理:“在南诏古国尽享风花雪月”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中西部,以苍山洱海的秀丽风光而闻名。大理白族文化深厚,扎染,三月街,“三坊一照壁”的白族民居为大理增添了民俗魅力。这也是曾经的南诏古国,藏着大理国的历史珍宝。大理的风光是一幅“风花雪月”的图画,你可以洱海泛舟,感悟天地之苍茫;拜访圣地鸡足山,聆听梵音低吟,看佛光普照;在石宝山石窟中,寻找凝固的历史;用一颗柔软的心融入古城中的浪漫,在夕阳下,感受大理的优雅,在美丽的夜晚,追寻现代的浮华。
推荐景点:
古城:大理古城、喜洲、沙溪
苍山附近:蝴蝶泉、天龙八影视城、崇圣寺
洱海村落:双廊、柴村、海东等
古城周边:佛教圣地鸡足山、丹霞地貌石宝山
(潘泉摄)
玉溪:“在后海山川坐看云卷云舒”
玉溪位于云南省的中部,因横贯玉溪市区的珠江源头之一的玉溪大(州大河)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带潺潺流淌在万亩田畴之中而得名。玉溪生态物种多样,旅游资源丰富。除了我国最大高原深水湖抚仙湖、星云湖外,也有着植被丰富风景秀灵的哀牢山,地热温泉。玉溪四季如春,夏秋两季温度适中,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同时玉溪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境内居住着哈尼、彝族、回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风情让玉溪有了更多魅力。
推荐景点:
抚仙湖:禄充风景区、抚仙湖水下上古遗址、孤山岛、明星鱼
国家哀牢山风景区:傣彝族风情,云雾缭绕,山腰梯田,原始森林
红山咀:红沙滩,澄江湿地公园,玉溪庄园
(《田园晨韵》张正亮摄)
红河“在梯田寻找往日芳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北部与昆明相连,南部与越南毗邻,有秀丽的南亚热带风光,民间文艺丰富多彩。红河的自然资源丰富,自然风景秀美,是康养旅游胜地。红河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文献名邦石屏;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级口岸;有的锡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除此之外个旧的滇越米轨,为红河增添了更多人文魅力。
推荐景点:
自然风光:红河梯田、弥勒锦屏山风景区、开远凤凰生态公园
人文古城:建水古城、朱家花园、建水学政考棚、个旧鸡街火车站
康养胜地:湖泉生态园、可邑、太平湖森林小镇、东风韵
(无量山公园 润建华摄)
普洱:“在茶山深处探索茶马古道”
普洱位于云南西南部,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普洱的景迈山古茶林有1300余年历史,2.8万亩,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茶林景观最典型、文化内涵最丰富、人地关系最和谐的古茶林,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普洱市地区名胜古迹甚多,“天壁晓霞”“回龙夕照”“仙洞春云”“龙潭秋月”“东岭兰萼”“西岭温泉”“城畔荷风”“茶庵鸟道”所构建的“普阳八景”及哈尼族、彝族民俗风情都让人流连忘返。
推荐景点:
自然生态: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梅子湖公园、北回归线标志园
动物生态:小熊猫庄园
茶文化:景迈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
(蓝月山谷 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香格里拉:“在雪山之境寻找心灵之光”
云南香格里拉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北端,“三江并流”之腹地,形成独特的融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景观,为多功能的旅游风景名胜区。香格里拉景区内雪峰连绵,云南省最高峰卡瓦格博峰等巍峨壮丽。仅香格里拉境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达470座,峡谷纵横深切,最著名的有金沙江虎跳峡、澜沧江峡谷等大峡谷,再有辽阔的高山草原牧场、莽莽的原始森林以及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使迪庆的自然景观神奇险峻而又清幽灵秀。
推荐地点:
人文藏族风情:独克宗古镇、小松赞林寺
自然生态风光:普达措、千湖山、阿布吉措、碧沽天池、雨崩
雪山风光:梅里雪山
随着,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建成,云南省的旅游交通也将更将便利。2025年,云南省将形成“环线进出便捷”的对外运输主骨架;“环内通行顺畅“的对内运输循环网;“旅游移步换景”的交通旅游产品。2035年将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快进慢游”全域旅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旅游交通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旅游交通服务功能明显改善,服务品质效率有效提升,助推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李璐航)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