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达保村:“快乐拉祜”在唱跳中盘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时间:2021-09-0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戴铮

“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拉祜拉祜拉祜哟,快乐的拉祜人,幸福吉祥,吉祥幸福,快乐到永远。”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村是《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

(老达保村 胡里城摄)

近年来,老达保村积极响应党中央乡村振兴号召,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抢抓文旅融合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以民族文化旅游促发展,以非遗歌舞兴产业,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村容村貌“施粉黛”美丽乡村展新“颜”

老达保村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过去的老达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地村民安于现状思想严重,“思发展、求发展”的意识不强,经济发展缓慢。

(快乐的拉祜村民 石兆生摄)

为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澜沧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资源开发、生态旅游、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各类资金累计1000余万元,新建了原生态歌舞表演广场,完善了村寨游览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通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升改造了特色民居,打造了拉祜文化传承馆及芦笙坊、陀螺坊、青竹坊、艺织坊、茶吟坊、根雕坊、舂香坊、耕具坊等展示拉祜族民族民俗农耕文化的展示区,使老达保村寨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

(宁静乡村一角 普洱市文旅局供图)

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优美的人居环境,如今的老达保,一栋栋特色民居鳞次栉比,路边、篱笆边、房前屋后每到春天便鲜花盛开,秋天更是果实累累,成熟果子可供游客就地进行采摘售卖。村民们把生态保护当做更长远的打算,踏上了以环境优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发展道路。

以歌声为引 奏响“增收致富曲”

拉祜族能歌善舞,“拿起锄头干活,放下锄头唱歌”是老达保村民的真实写照。为充分展露拉祜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天性,发挥老达保人擅长吉他弹唱的歌舞题材优势,当地先后成立了以拉祜族歌舞表演为主题特色的民族民间“雅厄”艺术团表演队、民族民间原生态组合“达保五兄弟”“达保姐妹”,并在2013年成立了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2016年8月,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获评为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芦笙舞 谭春摄)

“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使老达保迅速成为普洱“绿三角”原生态旅游区的精品旅游目的地。老达保村民自发组织起快乐拉祜原生态实景演出,男女老少在念白、领唱、跟唱、合唱、轮唱以及芦笙舞和摆舞的欢歌笑语中,带动游客融入氛围,让每一位到过老达保的游客都交口称赞,流连忘返。在这期间,老达保更是挖掘、整理、创作出芦笙歌舞系列83套、摆舞系列99套、民间歌曲100余首,充分展示了这个拉祜小村寨中所蕴含的强大文化魅力。

(老达保风情实景原生歌舞 谭春摄)

一首《快乐拉祜》不仅仅让这个拉祜小村唱出了自己的活力,也使得乡村旅游真正在老达保生根发芽。目前,老达保村内已有4家民宿客栈,近10家农家乐,游客在欣赏完拉祜族歌舞之余,还能品尝拉祜烤肉、拉祜包烧鱼,走访传统的干栏式建筑民宿,体验原汁原味的拉祜族文化生活。

对今天的老达保来说,文化产业不仅是一种环保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更是承接了一个民族对繁荣自己民族文化事业的光荣使命。通过利用澜沧拉祜文化优势,老达保找到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对拉祜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更是对当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普洱市文旅局供图)

下一步,老达保将进一步探索多元旅游发展模式,提升旅游档次。顺应普洱市将老达保打造成为哈列贾乡村音乐小镇的规划指引,深挖村寨特色旅游资源,以老达保乡村旅游发展为核心向周边延伸,结合周边山水田园风光,发展更为丰富的乡村旅游业态,扩大旅游业发展成果,带动村民生产增收致富,使老达保快乐拉祜成为蜚声国内外的一张名片。(戴铮)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