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推动产业赋能升级,打造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区

时间:2021-08-2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顺祥

泸西的蔬菜、开远的大米、再到蒙自的石榴……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积极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建立绿色农业发展基地。在红河这块土地上,红河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绘制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绿色农业产业图景。

泸西:蔬菜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一

泸西县有着“中国天然氧吧”之称,独特的自然气候为泸西县生产多品种的优质蔬果提供了极为优良的基础。泸西县蔬菜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一,香葱单品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宏升”牌菜心更是被被评为2020年云南省“10大名菜”之一。

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泸西县积极建设绿色有机农业基地,推动泸西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泸西蔬菜种植基地便是泸西县绿色农业发展的成功尝试,截至2020年底,泸西县蔬菜种植基地达19万亩,产量165万吨,产值33亿元;绿色食品认证24个,涉及面积1.65万亩;有机食品认证转换9个,涉及面积4100亩。

下一步,泸西县将着手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全力推进蔬菜“一县一业”进入省级示范县,打响擦亮区域公用品牌。同时,还将加大“农文旅”融合力度,挖掘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将经济效益和绿色发展有机结合。

开远:“鲜、软、奇”的卧龙谷大米,云南六大名米之一

“鲜:只销售当年新米;软:米饭松软爽口,醇香自然;奇:米粒播种,营养丰富”,这是开远市卧龙谷米业种植基地的“云恢290”大米的三大特点。这一种富含硒元素、钙元素的优质香软米水稻是开远市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

在卧龙谷米业种植基地,开远市依托当地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云恢290"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推动完成了25000亩无公害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带动当地3000多户农户规模化种植"云恢290"稻谷1.8万亩。

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再加上良好的基地环境和完善的硬件设施,开远市正在努力实现开远农业的“高产、高效、生态”,积极建设高品质的优质原料基地,打造“开远卧龙谷香软米”优良品牌,助力开远市绿色农业发展。

蒙自:科技创新助力石榴产业发展

蒙自种植石榴已有700多年历史,种植面积达13万亩,产值11亿元,是全国石榴主产区之一。作为全国石榴销售重要集散地,2020年,蒙自市实现销售额35亿元,其中,出口额达2.8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51%。

为实现蒙自石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蒙自市不断引进先进种植企业。2018年,蒙自市流转2300亩土地,引进蒙自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突尼斯软籽石榴基地。传统种植模式下,石榴需4年才挂果,而这里的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1年多就已经开始挂果。去年,2300亩石榴迎来首年丰收。今年,产量将增加至600多吨。

同时,蒙自市也在不断地加大石榴产业科技投入力度。在突尼斯软籽石榴基地中,石榴种植已经脱离了传统石榴种植模式,采取单主干Y字形搁架、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这样一来,无论是种植还是灌溉、施肥,都实现了全机械化作业。

现代农业技术不仅加快了蒙自市“林果乡村·生态家园”建设步伐,也推动了石榴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40亩石榴品种园建设,引进种植石榴品种307个,建成拥有专利的软籽石榴示范园4个。

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时期,红河州将以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为切入点,协同推进100万亩高端稻谷基地、100万亩干热河谷基地、高端果蔬基地、20万亩高端云花基地、优质畜禽供给基地建设,力争“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0亿元。(张顺祥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