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疆麦盖提县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领域,在理论政策传播上出实招,求实效,着力打造宣传“三大载体”,让党的政策理论声声入耳、“声”入人心。
大喇叭里传党史
每天清晨、中午和日暮时分,遍布麦盖提县昂格特勒克乡昂格特勒克村的“村村通”大喇叭都会准点响起。村民在家门口吃着饭、在地里干着活就能听到大喇叭里定时播出的有关党史知识、党史天地、革命故事等的广播专题节目。听着广播,村中的老人们还时常会坐在一起回忆并聊起了那个年代的生产生活,说起了当下的国家大事,同时也给孩子们讲起了红色故事。农村里的大喇叭,不仅帮助群众们进一步了解了党的历史、发展历程,更是激发了大家爱党爱国的情怀。
“村里的大喇叭每天都会定时播放红歌、讲解党的历史知识,我岁数大了,又不会用智能手机,通过这个大喇叭,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珍惜美好生活,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该村75岁的村民阿依汗·买买提坚定的说。
通过“村村通”农村大喇叭,开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节目,播放党史知识,是麦盖提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扩大覆盖面,走深走实的一个重要举措,截止目前,该县整合了161个村(社区)的大喇叭、100余个校园广播,大喇叭里天天播放着丰富多彩的广播故事。
“流动阵地”传政策
连日来,麦盖提县农村村纷纷开启了“流动喊话式”宣传模式,插挂着红旗的流动式“宣传车”成为乡村一道别样的风景。针对农村党员分布分散、学习能力弱和学习时间不固定等的特点,在乡村干部的集体智慧下,一种特殊的“宣传车”走入了群众的生活中。在电动三轮车上安装拉杆式音箱,并插挂上红艳艳的旗帜,接上话筒,农村自制的“宣传车”便诞生了。既可以通过移动式“U”盘循环播放录制好的音频宣传资料,还可以即时性“喊话”宣传党史、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措施和服务信息等。这种“宣传车”机动性强,可充分利用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深入到村组农户门前,不间断地播放各类信息,确保党的各项政策宣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流动式“宣传车”在村组来回“跑”、循环“播”、重点“喊”的宣传方式,将党史知识和信息传播到了乡村的角角落落,实际实用,非常接地气。与此同时,麦盖提县还充分利用出租车、公交LED电子显示屏,循环滚动播放党史学习宣传标语,成了流动在大街小巷的宣传栏,营造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
“小院微讲堂”传理论
近期,麦盖提县农村纷纷组织农民党员和村干部成立理论志愿服务队,通过“文艺+宣讲”的形式,着力打造“小院微讲堂”,让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在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英阿瓦提村村民阿不都热依木·艾孜则家的小院里,10多名群众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志愿者宣讲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唱歌、跳舞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大道理”变为“小故事”,“普通话”变为“地方话”,将理论宣讲落在实处,让宣讲更接地气。
“以前政治理论学习、政策宣讲等主要以召开会议、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存在场地受限、人员受限、群众难接受、宣传效果差等问题。现在好了,志愿者服务队带着宣讲内容入户,群众不跑趟子了,这样既有针对性,群众爱听又易于接受。”英阿瓦提村工作队队长翟为民介绍。在“小院微讲堂”里,村民们了解政策、畅谈家乡变化、交流致富经验,学到了实用的知识,受到广泛欢迎。如今,“小院微讲堂”确保了政策理论宣讲无死角、无空白点、无漏洞,已成为麦盖提县继广播电视、农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以外的又一个重要宣传载体。(尔志毅 热萨来提)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