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CBD COP15】和朝明:金沙江畔种柳人

时间:2021-08-2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杨雯 仕诗宙

浩荡的金沙江由北向南,经过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突然来了个100多度的大拐弯,调头向东流去,形成“万里长江第一湾”。守护两岸的,是成片的柳林。

这片柳林,覆盖金沙江流经的石鼓、巨甸、龙蟠等多个乡镇,沿线约350万株,郁郁葱葱碧绿如带,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

“这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沿线群众自发种植形成的一道靓丽风景。”石鼓镇人民武装部部长和朝明介绍,过去遇到江水上涨,就会淹没江边的农田,沿线群众为了防风挡水,在江边垒起江堤,种植柳树。久而久之,金沙江边就形成了“桃红柳绿菜花黄”的美景。

多年来一直带领团队义务种植柳树的种柳人和朝明,对“金沙江柳林”热爱有加。石鼓镇沿江由于地处峡谷,地势陡峭,水土保持差,给长江母亲河带来威胁,是国家的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和水土保持重点地区。和朝明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在重点区域组织群众开展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种植核桃、雪桃、花椒等经济植物3000余亩,不但防止了水土流失,而且发展了山区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沿江水流湍急,三年两涨,冲刷农田,殃及公路安全。在森林防火间隙,他组织森林应急扑火队和部分村民开展植树造林会战。7年来,他和同事们在江边种植柳树10万余棵,曾经肆虐的风沙已经低头,特别是经受了2018年的金沙江堰塞湖泄流考验。

“最难过的是刚种下的柳树被江水冲走;最高兴的是最早种下的柳树现在已有10多厘米粗、四五米高了。”和朝明说,他和他的团队刚种下的柳树,只有五六厘米粗、1米多高,抵不住江水上涨被冲走。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种,周而复始,最终使“金沙江柳林”的面积扩大了350多亩。和朝明说:“看到金沙江边的柳树越来越多,金沙江的风景越来越美,再辛苦也值了。”

对于石鼓镇生态环境的守护,和朝明做的工作远不止于此。他广泛动员全镇群众,让大家认识到保护母亲河不仅是对国家的贡献,也是为建设美丽家园出力。为此,他经常不间断地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的宣传活动。几年来,他先后发放宣传材料达2万余份,宣传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他把学校宣传作为重点,在所属几个小学中开设了保护母亲河的专题课,让建设绿色家园的意识深入人心。

即将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朝明所行之事,正彻底诠释着守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金沙江边的柳树越来越多,金沙江畔的风景越来越美,就是对我们辛勤种树的最好回报。”和朝明坚定地说,柳树还得继续种下去,金沙江水从长江源来时是清澈的,从丽江流出去也得是清澈的,他定要守住这一江清水。

金沙江畔,蓝天、白云和柳树倒映在水中,奔腾的江水卷起晶莹的浪花,随风轻摆的柳条显得格外动人。(杨雯 仕诗宙)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