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联互通大通道、边民互市迅猛发展、跨境电商迈出新步伐……红河州河口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门户、云南最具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打造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十三五”末,河口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达110.21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26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8万元,排位由全省第29位跃至第4位,由全州第4位跃至第1位。河口口岸进出口总值284.4亿元,年均增长25.98%。2020年边民互市贸易跨境结算突破亿元,实现了从“边陲小城”到“口岸明珠”的华丽蝶变。
边陲变中心 末梢变前沿
“河口与越南老街省山水相邻、隔河相望,有百年开埠通商的历史。”河口县委副书记王孝刚介绍,滇越铁路开通后,河口逐渐发展成为西南边陲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转运中心,一步步从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目前,河口已成为中越边境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通关最便利的陆路口岸之一。
今年上半年,河口县统筹安全和发展,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59亿元,同比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49.46亿元,同比增长13.3%。河口口岸进出口总值129.7亿元,同比增长29.9%。边民互市交易额32.67亿元,同比增长50.5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3%、13.7%,“区县”经济呈现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
全力打造沿边开放示范区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王孝刚表示,河口县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打造沿边开放示范区,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上作出河口贡献,并持续强化边疆治理效能,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
期间,河口将立足“沿边”“跨境”特点,找准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双循环”切入点和发力点,抢抓RCEP签署机遇,以“研究贵在透彻”的态度和执着,深入研究RCEP规则、标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力破题“区县”高质量沿边开放发展。全力推进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建设及河口北—山腰国际联运功能改造,加快完善坝洒、山腰、新店等通道基础设施,探索中越“一次认证、一次检测、一地两检、双边互认”通关模式,提升口岸服务功能和竞争力。
同时,充分发挥大通道优势,加强与越南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双边多边国际贸易、边境贸易、跨境电商等合作,打造跨境产业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打造内联外通大平台的同时布局内联外通大产业,打造“边民互市—收购加工—产品增值”贸易新格局,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发展。到2025年,进出口货物贸易额超700亿元、边民互市交易额超150亿元、跨境电商入园销售额超35亿元。
此外,河口将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动热区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柚子、芒果、菠萝蜜等产业基地集中分片布局、连片规划、成片拓展,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力争到2025年,水果种植面积达35万亩,产量达70万吨,产值达人民币20亿元以上。期间,还将用足用好大围山、红河、南溪河“一山两河”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实施“国门生态长廊”建设,拓展红河、南溪河界河、滇越铁路等旅游观光带,打造最美生态国境线和山水生态城市。强化中越双边跨境旅游合作,继续打造好“两国六目的地”旅游精品线路,构建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促进跨境旅游健康发展。(张丽君 河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