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七一建党节,庆祝建党一百年,时光岁月可流去,党史国史不能忘,优良传统要发扬,红色经典永不忘……”金六斤,是泸西县金马镇山口村人,今年76岁,曾担任过生产队、村党总支书记等职。退休后,他用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不辞辛劳为公益 严于利己当“翻译”
2006年退休后,金六斤始终坚持自主学习,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把各项惠农方针政策编成顺口溜,运用快板的形式表现出来。多年来,作为县宣讲团成员,他受邀参加了县级政策宣讲、州级理论武装培训班、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员培训班等系列学习培训10余次。通过不断的积累,围绕中央、省、州、县重要会议精神和惠民政策编排了十九届系列全会精神、疫情防控、殡葬改革等10多个方言快板节目,先后在泸西、师宗、罗平、陆良、石林、弥勒、丘北、文山等县市开展宣讲1000余场次。曾多次配合州、县部门进行政策宣讲,编排快板69段,其中6段刊登云南电视台、9段刊登红河州电视台、15段刊登泸西电视台。
此外,他还组织村里的文艺爱好者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先后创作方言快板、大三弦、广场舞、流行歌曲改编等多种节目类型,利用节假日、山歌比赛、群众广场舞等载体,组织文艺宣传队将系列精神、政策法规等内容编排成文艺节目进行巡回表演,让宣讲变得更生动。就在2021年2月,他还无偿向村委会捐款10000元,用于村间道路修复。
快板“哒哒”“唠家常” 田间地头“大忙人”
自编写快板宣传以来,他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进一步认识到了宣传的重要性。他不断履职尽责,切实强化责任与担当,把宣讲作为一份责任重担挑在肩上。
在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宣讲过程中,田间地头随时可以听到拔葱群众的笑声。那是金六斤在用快板让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活”起来,让群众明白了全会精神同自身的关系。接地气的快板方言宣传成为了村民一听就懂的“唠家常”。
在泸西县金马镇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他的快板“说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殡葬改革、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工作中,由于群众受传统观念、旧习的影响,思想上转变不过来,工作执行难,于是,金六斤结合农村实际编写了《殡葬改革势必行》《殡葬改革乐万家》《环境优美靠大家》等快板段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清楚了各项工作的好处,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工作。
特别是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金六斤就成了村广播室的常客。每天,他都用方言快板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以广播员身份向全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
立党为公严律己 “传唱”党的好声音
金六斤虽已退休,但他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动态,时刻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他决定要充分发挥所长,用快板说唱的方式,弘扬政策的主旋律,传递党的好声音时,家里人略显反对——他妻子长期患病,孙儿又年幼。面对家人的劝阻,金六斤乐观地告诫自己既要照顾好家人,又要把快板“唱响”。
在编写快板中,他经常遇到难题,比如对政策了解得不够透彻,没有写作思路,身体不舒服等。但是在对政策一遍遍深挖细嚼、文稿一遍一遍校对、节目一遍遍排练后,只要灵感一来,既使是半夜,他也要起床及时整理出来。就这样,一篇篇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段子得以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传唱,他俨然成为了一位“大忙人”。宣传部门专门把他的节目录制成视频、语音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播放。因此,不论是走入泸西的大街小巷、村村寨寨,还是打开手机、打开电脑,都能收听或者观看到他用快板“传唱”着党的好声音。(泸西县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