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维西县优秀共产党员和云飞:青春,在苦干实干中生辉

时间:2021-08-1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杨洪程

“青春,在奔跑中绽放,在攻坚战场上闪光;人生,在奉献中出彩,在苦干实干中生辉。”这是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白济汛乡共元村党总支书记的座右铭。对座右铭的坚守成就了和云飞出彩的青春:先后获得迪庆州扶贫好村官、维西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把群众诉求写在本子上,刻在心上。)

“大家的事比天大”

“我家这个女婿把自己全部交给工作了,娃娃四岁多了,他加起来没有照顾30天。尽管这个家庭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需要他照顾。但我们知道他很难,从来没有责怪过他,更没有拖他的后腿。”和云飞的岳父杨金光是维西县政协退休的老干部,对于和云飞对家庭的责任的“缺失”,老人总是体现出一位老党员的大度与宽容。

和云飞的爱人在县医院检验科工作,很忙,很辛苦,她希望和云飞能够为这个上老下小的家庭承担一些责任,但和云飞没能做到。

(和云飞带着群众修水利)

“小和为了我们碧罗村早日建成幸福路,早日摘掉贫困帽,连结婚这件人生大事都抛在脑后了。”碧罗村党总支书记唐春华说。

唐春华说的这件事情发生在2016年滴水成冰的隆冬。为早日打通碧罗村“天堑”,实现傈僳族群众早日建成“五彩路、脱贫路、幸福路”的美好愿景,和云飞与维福三级公路协调组5名同志一道没日没夜奋战在工作一线,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长期处于脱家、脱皮、脱休状态。婚期就要到了,家人不断地来电话催促,但和云飞就是抽不开身。组长对和云飞说:“这里的工作就交给我们吧,婚姻大事要紧,你提前5天回去准备准备。不然,家里人会生气的。”

(共元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

“感谢大哥的关心,但工作紧、人手少,我离开了,工作进度就会延缓,公路建设就会推后,群众的愿望就不能如期实现,大家的事比天大,我不能提前离开。”

就这样,直到婚前一天的晚上9点,和云飞才回到家里。家里老人调侃和云飞说:“云飞,我们还以为你这个新郎官明天才能到达呢!”调侃中带有几分责备。

(共元村大力发展重楼种植业)

送走亲朋好友,仰望悬在空中的朗月,愧疚感涌上和云飞的心头。爱人来到和云飞身旁,不仅没有责备和云飞,反而安慰他道:“我理解你,支持你。生活的美好,在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碧罗村的群众更需要你的帮助!”

和云飞全身心奋斗在精准扶贫第一线,孩子出生时,他不能休假陪护,偶尔回家看一下孩子,孩子把他当成陌生人。

天各一方,夜深人静,妻子将孩子憨态可掬的样子通过视频发给和云飞,直叫和云飞心酸不已。就这样,眨眼间四年多的光阴过去了,和云飞全身心奋斗在精准扶贫第一线,用心血和汗水书写青春乐章。

(进百家门,了解百家情,解决百家难。)

“我感到最欣慰的是,我和我的战友亲身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准扶贫攻坚战,亲眼见证了傈乡大地摆脱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历史变迁。”和云飞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6年多过去了,深度贫困村碧罗一步跨百年,圆梦新时代---

“如今的生活改变了,傈乡儿女多欢畅……”2019年“阔时节”欢快的“阿尺木刮”旋律回荡在碧罗村民族文化活动场所上空,和云飞跟碧罗村群众手牵手、载歌载舞,一起共同分享一步跨百年的快乐。

(共元兰花产业大有可为)

就在与碧罗村群众欢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伟大胜利的时刻,组织派和云飞到白济汛乡共元村担任党总支书记。

兄弟齐心,黄土变成金

“身在大山无柴烧,一年四季锅里缺。”这是对维西县白济汛乡共元村的真实写照。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514户、1896人,有耕地1887亩,坡度在45度以上的旱地占70%以上,自然灾害频繁、人多地少,森林资源十分匮乏,属云南省直过民族傈僳族聚居的深度贫困村。

“没有各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共元村的稳定发展。我是汉族,我和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兄弟齐心,黄土变成金。”刚来到共元村,和云飞在村“两委”成员会议上说,“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首先要从我们班子成员做起。”

(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增强“五个认同”)

今年大年初一早晨,和云飞那四岁的儿子那句朴素稚嫩的话一直在他心中回荡:“爸爸,你是大山的儿子吧?”和云飞知道,这句话的原创是他的爱人。

当天深夜,和云飞在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我就是一个大山的儿子。我的人生格言是‘成为一个别人需要的人,做当下应该做的事’,我还需要带领更多需要我的人,一同昂首挺胸地迈入新时代、建设新共元!”

(共元民居)

兑现承诺,和云飞在傈家山寨共元足迹闪光:倮吉比组浩仕征,共元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该户是村内最为贫困的家庭之一。2018年该户实现了脱贫摘帽,生活一天一天好了起来。但在2020年10月,该户浩仕征母亲蜂国芝因意外事故导致右脚烧伤溃烂感染,和云飞第一时间联系医院,将其送医救治。医生告知,蜂国芝情况恶化,感染部位急需截肢处理,并要准备一定的费用,浩仕征听到消息后大声哭了起来,这样的变故是他这样的家庭承受不了的。看到此情此景,和云飞在第一时间启动“双重关爱机制”,发起了募捐倡议,通过微信、倡议书等形式向各个部门、社会筹资,蜂国芝得到很好治疗。在为期半年的治疗时间里,和云飞多次到医院进行看望、了解情况,给予生活经济帮助。如今,蜂国芝被治愈,医疗花费14万余元,报销后自费1万余元,通过筹资该自费部分也全额得到了解决。该户情况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有感于党的关怀,浩仕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表示:“要向和云飞书记学习,用自己的力量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改变更多的人。” 

前几天,迪庆州乡村振兴局干部和莉第10次来到共元村,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精准扶贫不仅改变了共元村贫穷面貌,更改变了共元村群众的精神面貌,大家都忙着增收致富,忙着读书成才,没有人酗酒、更没有人打架斗殴,组与组之间、入户与户之间团结和睦;不管走到哪家,庭院、厨房、卧室、个人都干干净净。”

(养牛是共元村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摘掉贫困帽,阔步新征程。在和云飞的带领下,共元村“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抓实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紧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把抓党建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村民小组民管委服务能力建设,制订了责任包干制,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对一挂组督促指导,民管委成员负责抓工作落实,每个村民小组以5户为一个小单元格,一个小单元格推选一个单元格负责人,民管委成员挂包联系小单元格负责人,对组内群众日常性生产生活状态,环境卫生整治,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促进,进一步织密“兜底网”,加大落实“五类人员”双重关爱机制,让最困难的人得到最大的帮助,有效遏制住了返贫风险,到目前,共元村没有出现一个返贫户。(杨洪程 文/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