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全面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工作

时间:2021-08-0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马琛

滇池保护治理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8月5日,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昆明现场办公会精神”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副局长李应书介绍,近年来,昆明市全力推进滇池保护治理执法监管,今年1至7月,共出动执法人员2980人次,巡查入湖河道(支沟)276条次,查处举报126件,查处案件138件,立案66件,处罚金额107万元;对滇池一级保护区湖滨带、湿地进行执法监管260次,依法责令拆除构(建)筑物2476.24平方米。

组织编制35条入滇河道2021年保护治理工作方案(“一河一策”)

呈贡斗南湿地位于斗南社区环湖东路面湖一侧,匠心独运的设计让湿地重现往日美景,成为昆明市民眺望西山风景区的绝佳位置。湿地完整保留了柳堤的历史原貌,柳堤全长2公里,环绕滇池,传承了昆明记忆。园区内建有慢行步道6.8公里、观鸟屋、观景平台,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亲水、近水空间。

昆明滇池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生态部生态环境工程师阮书鹏介绍:“为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系统,保留园内未开发的荒地、水域,为候鸟营造迁徙栖息环境。斗南湿地因地制宜对地形进行整理,使湿地库容达到13万方,将上游洛龙河水质净化厂处理达到一级A标的尾水约6万方引入湿地,通过湿地净化3至5天后以优于地表Ⅳ类水质进入滇池,进一步削减入湖污染负荷。”

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昆明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通报的监测数据:今年1至6月,滇池全湖水质为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62.2,为中度富营养。其中,外海水质为Ⅴ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62.4,为中度富营养。草海水质为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0.3,为中度富营养,与去年同期相比,滇池水质有所好转。河道水质方面:今年1至6月,35条入湖河道中,2条河道断流,23条河道水质Ⅰ~Ⅲ类,占69.7%,河道水质无劣Ⅴ类。

李应书表示,昆明市将全力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工作统筹,制定下发了《滇池保护治理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实施方案》,深入推行滇池流域河(湖)长制,正在组织编制35条入滇河道2021年保护治理工作方案(“一河一策”),落实常态化巡河督查制度,对于水质不达标河道断面,及时发送预警通知,督促辖区政府整改落实。根据每月水质、水量监测结果,对滇池流域34条河道逐月的河道生态补偿金进行核算。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组织各区、管委会开展辖区内所有水体的黑臭状态逐一排查识别,滇池流域22个城市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成效持续稳定,无新增疑似黑臭水体。

全面推动滇池流域蔬菜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建成全省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示范区

马金铺街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设项目主体含1座生态塘,8条5025m农灌沟渠。

“由于项目区建成了规模化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周边灌溉沟渠因长期缺乏管理垃圾淤积、杂草丛生、排水不畅的现象较为严重。”马金铺街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设项目高级工程师李蕾说,“我们对该区域8条灌溉沟渠实施清淤疏浚、沟渠生态化改造,生态沟遵循生态学原理,在保证水土、气土交换和生态结构不破坏前提下,通过工程措施进行地形改造,构建稳定生态系统进而实现净化水质和拦截污染物的功能。”

生态塘位于马金铺街道左所村左所机械闸旁,总占地约5422.86平方米,约8.13亩。李蕾介绍,生态塘设置两个进水口,一个设置于南冲河左所机械闸上游,另一个设置于提灌沟。农业面源污染、农田尾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生态塘,进水管道上均设置阀门,通过阀门的启闭控制进水或停止进水,管道进水口设置人工格栅,拦截垃圾、浮渣及洪水期大量的泥沙。农田尾水、农田面源污染漫流进入生态塘后经过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通过生物过程迁移转化,包括植物吸收,自然降解、微生物降解、底质吸附、生物同化作用等实现水质净化。

目前,通过生态沟渠的污染物拦截和生态塘的水质净化,马金铺街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设项目片区水体系统实现了整体循环,形成大面积连片农田面源污染控制区,项目覆盖范围内,除极端天气(强降雨、大暴雨)外,基本实现农灌尾水全收集、全回用。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桂圆介绍,当前,昆明市按照“固定底数、多管齐下、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协调发展”的总步骤要求,推进滇池流域农业“三化”提升改造前期各项工作。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利用最新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内业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全面摸清滇池流域农业种植结构现状,掌握滇池流域耕地面积,农业种植大棚面积,主要农作物种植分布,农业配套设施面积等情况;迅速制定出台《2021年滇池流域环湖路临湖一侧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年内实施完成滇池环湖临湖一侧种植结构调整,有序退出目前正在种植的蔬菜花卉等大水大肥作物,推进滇池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加强与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等专业研究团队对接合作,对滇池流域系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农业绿色发展研究应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讨,力争在8月30日前,科学编制滇池流域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规划编制完成后,研究制定滇池流域蔬菜和花卉产业设施化提升改造工作两个实施方案,全面推动滇池流域蔬菜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期间,昆明市将通过“退”“转”“减”“收”等主要措施,调整滇池流域种植业生产方式和品种结构,扩大绿色种植、有机种植、无土栽培面积,全面提升蔬菜花卉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水平。到2025年底,滇池流域蔬菜花卉种植全部实现高标准设施化,并在有机化、数字化水平上有较大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滇池流域建成全省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示范区。

阳宗海铁腕整治推进“湖泊革命”开展巡河900余次

阳宗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流域面积192平方公里,湖面面积31.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7米,平均水深20米,总蓄水量6.17亿立方米,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

“2021年来,我们开展巡河900余次,发现整改问题300余个。持续推进阳宗海‘清河行动’‘清四乱’工作,清理垃圾100余吨、河道清淤1000余吨。”阳宗海党工委副书记张磊说,下一步,将依照《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规定,精准把握政策边界,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好一、二级保护区内的建构筑物。切实抓好“退、减、调、治、管”相关工作,真正以铁腕整治推进“湖泊革命”。此外,统筹抓好阳宗海保护治理各项工作,突出河(湖)长制工作重点。加强执法监管,强化智慧湖泊建设,抓好基层党建与河(湖)长制“双推进”工作机制和企业河长制示范推广,继续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阳宗海面山绿化、区域植绿补绿、环湖生态廊道等工作,努力让阳宗海的山变得更绿、水变得更清、天变得更蓝、景变得更美。(马琛)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