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甸中油橄榄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绿意,漫山遍野的油橄榄青翠茂密枝头上果实累累。
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土地贫瘠的荒山,如今却成了环境优美,种满了油橄榄的“青山”“金山”。依靠小小的油橄榄树,峨山县走出一条以生态驱动产业,以品牌带动价值的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峨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围绕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好、社会效益好的目标,将油橄榄作为“一县一业”产业发展项目。
截至2020年末,峨山县累计发展油橄榄19368.6亩,初挂果面积8000亩,2020年鲜果产量40吨,初榨橄榄油4.5吨,实现综合产值151.2万元。
高位推动强保障 2025年前实现综合产值超20亿元
峨山县成立油橄榄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措施、及时解决油橄榄产业发展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推动油橄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县油橄榄产业发展工作形成“县直接领导、乡镇(街道)组织实施、企业具体操作、各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为全县油橄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确保目标任务按质按量完成。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将计划任务分解到村、组和企业,落实到山头地块,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组织施工。林业部门指导企业做好油橄榄苗木准备,做好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和相关服务督促种植户做好造林后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确保种植成效。
2025年前,峨山县预计完成种植油橄榄5万亩以上,年产鲜果3万吨,年产优质初榨橄榄油0.5万吨,种植户年收入2.4亿元,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年创税收1.5亿元,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的目标。
扩大招商引资 实施林地入股
峨山县连续几年,利用火把节的时机,开展招商引资网络推介会推介,分管副县长推介油橄榄产业发展项目,积极引进企业种植。目前,玉溪市润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玉溪润玉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源天生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八家企业在甸中镇发展油橄榄。
同时,实施林地入股,创新流转方式。甸中镇政府、各种植企业和相关部门用活用足林业、土地等政策,在最初以租赁承包林地方式流转种植用地的基础上,现主要以林地入股形式进行种植用地流转。村民小组用集体林地入股企业,由企业方投资开发林地种植油橄榄,待产生收益时,收益的10至11%返还村、组,并分配给群众。采取林地入股方式,企业减少了用地投入,可以把资金集中于油橄榄的规模种植和管理。村组集体和林权所有者的收入也得到保障,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引种试验示范 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2015年,峨山县从四川省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引进豆果、皮瓜尔、克罗莱卡等12个优质油橄榄品种,在甸中镇建了50亩试验示范种植园,通过观测不同品种的生长、开花、结果情况,目前已选出豆果、鄂植、皮瓜尔、克罗莱卡和小苹果5个在甸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作为下一步持续观察选育和推广种植的良种。根据此试验示范成果,玉溪市润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源天、茂源、国城三家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实行统一供苗,开展栽培管理技术指导,统一产品加工。2020年,培育优质良种苗木14万株。
同时,请省林科院专家到峨山传授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结合甸中的气候、土壤特点,认真实践探索,初步摸索出一些油橄榄育苗技术、定植管理、水肥管理、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果实加工等方面的经验和要点,由上而下的科技指导体系和技术骨干队伍初见端倪。
下一步,峨山县将积极争取将油橄榄产业列入重点扶持的特色优势产业,整合部门项目资金直接参与油橄榄产业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林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启动油橄榄大数据平台建设,扩大峨山油橄榄知名度,推进招商引资;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工作;鼓励企业建厂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李纹秀 甸中宣传办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