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区:“六个字”扎实推进妇联工作见实效

时间:2021-07-0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李纹秀

近年来,昆明市西山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妇女事业发展和妇联工作,切实把妇女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西山区妇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以更实举措、更高标准推进工作。

“引”宣传思想入脑入心

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是妇联组织的政治职责。区妇联党组和全区各级妇联深入学习关于妇女和妇联工作、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运用“西山女性”微信平台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各行各业巾帼先进典型,切实承担起团结凝聚广大妇女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为推进妇联工作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破”妇联改革走深走实

持续深化妇联改革,不断加强创新和完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重点打造了马街街道妇联、永兴路社区等5个党建带妇建示范点,其中绿地“享·汇海”楼宇商圈妇联成为全市首家融合式妇联。西山区妇联首次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界限,创新通过融合的方式进行组织设置,实现体制内妇联组织与体制外妇联组织之间的资源共融、互促共赢。选优配强新一届社区妇联执委队伍。截至2021年3月11日,西山区119个社区妇联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社区妇联主席100%进“两委”,119个社区推选产生1044名“两委”班子成员,其中,妇女干部573名,占比54.89%。

“和”家庭工作落细落地

及时启动“把爱带回家”结对关爱寒假特别行动,利用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广泛宣传全国妇联制作的公益宣传片。组织各类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把良好风尚带回家”“把法治安全带回家”“把社会关爱带回家”3项活动,为西山区少年儿童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关爱保护服务。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绿色家庭、廉洁家庭建设活动。积极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廉洁家庭建设系列活动。  

开展亲子活动、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等活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永昌街道永顺里社区家长学校被云南省妇联、云南省教育厅命名为“云南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西坝南社区等7个社区被评为昆明市五星级“家长学校”。创新举办家庭教育知识培训网络直播。2021年区妇联联合区教体局、区融媒体中心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两期线上培训超过1万余名家长参训,培训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培训覆盖面和受益面的最大化。

“护”妇女维权尽心尽力

区妇联切实扛起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大旗。建立了以区、街道、社区妇联为主体,西山巾帼维权中心妇联兜底的四级维权工作体系。注重源头预防,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区妇联发挥联系家庭的优势,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婚姻家庭编专题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号召全区广大家庭弘扬婚育新风,争做平安使者。以“法入家门”为载体,开展“法入家门”法治宣传进家庭巡讲活动。利用节日节点,组织各街道、社区妇联通过在广场、集贸市场、公园等场所开展法律法规以及禁毒防艾等知识宣传,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树立法治理念。强化个案维权,依法维护婚姻家庭稳定。各级妇联组织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检察、法院等部门依法对施暴者给予严厉打击,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联”助力发展有为有位

从2006年起开展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进一步拓宽妇女就业渠道。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共计8616万元。联合区就业局开展“春风行动”线上线下女性专场招聘活动,仅今年上半年通过“西山女性”微信平台发布招聘信息21条,提供就业岗位649个。今年上半年举办收纳整理、网红食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各类创业技能培训7期,培训人数322人。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成功举办西山区首届女性创新创业大赛。挖掘女性创新创业优秀项目16个,积极培育选树女性创新创业优秀领军人才,营造全社会鼓励支持女性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推广云南健康文明新风尚,高质量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村3个,“美丽庭院”示范户7户,“美丽乡村·女子学堂”示范点3个,绿色家庭10户。

“协”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2012年、2016年,西山区两次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确定为实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示范区。西山区充分发挥政府在妇女儿童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实现西山区妇女儿童福利水平、妇女儿童整体素质“双提高”。2009年起开办西山区春蕾普通高中班,每年资助西山区150名贫困女童完成高中学业。实施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春蕾计划”捐资助学项目,资助西山区小学女童130名。自2017年起,累计救助126名困境妇女儿童,发放救助金40.4万元,确实让贫困妇女儿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2012年起开展贫困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受益人数15392人。(李纹秀)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