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阿者科:千年梯田+百年古村=旅游经济

时间:2021-06-2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周佳艺

阿者科村是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5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在哈尼语中,“阿者科”语意为“茂盛的森林”,已有160余年历史。阿者科村攀缘着千年梯田,悬踞在海拔1880米的山麓上,村内有60余栋“蘑菇房”,是元阳县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哈尼族古村落。2018年,“阿者科计划”在这个古村落里发起,阿者科村成为了一块留续传统农耕与发展现代旅游的“试验田”。

试验:阿者科计划产生

步行穿过古老的马帮道,阿者科的模样才逐渐显现。云雾缭绕的山崖,层层迭起的梯田,青苗摇曳,一派生机。村内保留了完整的蘑菇房,世居在此的哈尼族,以传统的农耕生活延续着独有的民族风貌。

在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前几年,阿者科村全村有64户479人,人均年总收入仅3000元,是元阳县典型的贫困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许多青壮年开始外出务工,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随着在阿者科村取景拍摄的电影《无问西东》上映后,阿者科村开始小有名气,蘑菇房吸引了外界的目光。电影上映后,每年到村里游玩的游客约在2万人左右,宁静的古村热闹了起来。游客自由进出村寨却并未取门票,村民们也没有发展副业经济,旅游接待散漫无序,村内脏乱差现象时有发生,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但手握丰富资源的阿者科村依然显得漫不经心。

为解决这些久积沉疴的问题,2018年1月,元阳县邀请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团队,为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作战略规划,团队专门为阿者科村定制了“阿者科计划”。

解疑:什么是阿者科计划?

2018年7月,保继刚教授团队派出博士杨兵,协同元阳县委县政府指派的青年干部王然玄开始驻村,指导村民执行“阿者科计划”,村民高烟苗被村民们推选为村集体旅游公司总经理。按照“阿者科计划”,公司70%的股份属于阿者科村民。运营总收入扣除运营成本外,三成归村集体旅游公司,七成归村民。

这个计划借鉴于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发展村落旅游的成功经验,实行一种被称为“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对村寨进行整体改造并统一向游客收取费用,收入归全体村民所有。

“初次来到阿者科,又惊叹又惋惜。”王然玄惊叹于这里的自然资源,却也惋惜村民的生活发展现状。起初,村民们对这个计划的实施充满了不解与防备。“阿者科计划”提出了“一个模式”“两方参与”“三个目标”“四条底线”,通过多种举措来解决遗留已久的问题,给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全村实行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公司组织村民整治村庄卫生环境、经营旅游接待,收入归全村所有,通过建立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来引导和调动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强化梯田遗产保护意识。

为保护当地“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阿者科计划”划定了4条底线:不租不售、不引进社会资本、不放任本村农户无序经营、不破坏传统。在公司与村民签订的旅游合作协议中,梯田的保护管理被作为重要内容写了进了合作协议:村民负责景区内梯田的正常维护,并按季节耕种、管理、收割;崩塌的梯田要及时修护,保持梯田原有景观;不得随意撂荒梯田,不得随意在梯田里种植水稻以外的作物。分红方面,则根据村民对传统民居和梯田的保护情况,给予70%的分红;根据是否在村里居住及是否保留户籍,给予30%的分红。

转变:农民上岗了

不靠外来资本的介入,通过技术支援和当地政府的配合,激发村民自觉保护意识,“阿者科计划”为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的旅游发展之路。把阿者科村作为一块社会科学的“试验田”,首先变换身份的就是本地村民。

高烟苗说:“过去,很多村民没有实质性参与旅游产业,没有从中获益,一方面,是因为个别村民会向游客索要拍照费和问路费,让游客反感。另一方面,是游客对村民生活的干扰和留下的垃圾,让村民产生了抵触情绪。有了村规民约后,村民的自觉性和主人翁意识才强烈起来。”

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阿者科村推出了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文化等活态文化体验产品及活动,让游客进入村寨后,既能欣赏到壮美的梯田风光,又能亲身体验哈尼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每笔项目的收入都会及时地公示在村中的宣传栏上。

“阿者科旅游项目开发起来后,村里的游客逐渐增多,许多妇女当起了保洁员、导游,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随着收入的增加,大家的思想观念也有了明显变化。”村民高美华是阿者科村游客服务中心的一名售票员,她觉得,现在村里做什么事情的积极性都很高,有什么事都是在一起商量,互帮互助,能够拧成一条绳。

惊喜:昂玛突节上的红利

2019年3月8日,这天是哈尼族盛大的昂突玛节。“阿者科计划”实施以来的首次分红大会特意选择在这一天举行,全村60多户人家分别获得640元至1600元不等的红利。

这次分红有一本详尽的账簿:总分红金额为86974.3元。根据村民分红细则执行,全村有44户获得1600元,有1户获得1280元,有16户获得960元,有3户获得640元。

“通过利益分红机制与村落保护细则的绑定,让村民实实在在见到了保护村落带来的效益,使保护理念与细则内化,从而激发村民主动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梯田景观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保继刚团队的第四批驻村研究生林小入介绍。“阿者科计划”运营至今,已为村民创造了9个就业岗位,9户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括1名管理人员、1名织布技师、2名售票员、2名检票员、2名清洁工、1名向导。

“阿者科农户参与旅游接待的积极性与日俱增,今年已经有3户选择不外出务工,留在村里做旅游接待,其中一家农户还通过公司指导,开了餐馆。”林小入说,在公司成立之前,部分村民将传统民居出租给外地经营者,原住民搬出村寨,核心人文内涵丢失。公司成立后,规定不得将房屋租出,否则视为放弃公司分红权,传统民居及其人文内涵得以保留。此外,公司还复建了一系列传统生产工具与设施,如水碾房、织布机等,一方面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能作为游客的体验活动设施。

实践: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之路

根据元阳县的数据统计,实施阿者科计划以来,到2021年年初,阿者科村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9万人次,实现收入71万元,户均分红达到5440元。今年3月26日,是阿者科村第4次分红的日子,这次共分红16.8万元。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王然玄作为先进个人受到表彰,这也是“阿者科计划”受到的又一肯定。“阿者科计划”先后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十大典型项目、中国农业农村部“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荐名单和世界旅游联盟的100例旅游减贫案例等荣誉。

按照规划,元阳县将选定条件成熟的地方复制和推广阿者科发展模式。“阿者科计划”的初期目标是建设成为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的标志性旅游村,全村基本实现旅游脱贫;中期目标是建设成为中国著名的民族原生态文化旅游村,全村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远期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原生态文化旅游村,达到精品旅游村水平,全村基本实现旅游致富,阿者科村将面临一跃三步的跨越之路,在古老传统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周佳艺 元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