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幕的省委省政府普洱现场办公会,为普洱确立了“三个新定位”,明确提出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胜地”的目标。6月22日,普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鸿彬用“国际”“生态”“旅游胜地”这三个“关键词”,对普洱将如何发挥生态优势,真正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生态旅游胜地进行了介绍。
“国际”是标准和要求
普洱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源头,拥有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澜沧江沿岸风光、北回归线绿洲、无量山—哀牢山、一眼望三国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有普洱茶、普洱咖啡等驰名中外的产业名片。
普洱坚持国际化标准和要求,对标世界一流的标准。聘请国际一流团队高水平、全域性策划,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强力推进规划实施,将国际级的旅游资源打造成国际化的旅游产品;对标世界一流的服务。加快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健全配套设施,补齐人才短板,全力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服务与国际接轨,构建主客共享、优质高效、便捷舒适的旅游服务体系;对标世界一流的管理。强力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无理由退货”旅游革命“三部曲”,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改进投融资机制,全面提升普洱旅游的层次、档次和水平,努力把普洱打造成为充满浪漫和诗情的“国际生态旅游胜地”。
“生态”是特色和优势
普洱生态环境优越,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绿洲,森林覆盖率达74.59%,有2700多年的千家寨古茶树、1700多年的邦崴古茶树。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14倍以上,在普洱市境内活动的野生亚洲象占全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六成以上,素有“生物种质基因宝库”“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王宫”等美誉。近期火遍全球的北移亚洲象家族中就有两只象宝宝诞生在普洱。此外,普洱还先后荣登“2020年度中国康养旅游目的地案例”和“中国康养城市50强”榜单。
立足特有的资源禀赋,普洱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抓住COP15契机,加速推进国家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森林康养基地等建设,打造景迈山—无量山—哀牢山等生态旅游景区,推出20个高端度假康养旅游综合体,用全域化的理念建设“生态旅游博物馆”。
“旅游胜地”是方向和目标
锚定国际生态旅游胜地的方向和目标,普洱用“旅游革命+公共卫生革命+人居环境提升”的模式,力争将优势转化为产品,将要求转化为动力,打造一流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不断提高普洱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确保到2025年将旅游康养产业打造成普洱千亿级产业之一。同时,通过打造一批高端景区、高端酒店、高端产品、田园综合体、艺术精品等五个方面举措,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目标。(杨婧瑶)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