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普洱新增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时间:2021-06-1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戴铮

6月1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185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140项扩展项目名录中,普洱市孟连县、西盟县、景谷县等县(区)联合申报的宣抚司礼仪乐舞,傣族白象、马鹿舞,佤族织锦技艺,打陀螺4个非遗项目入选。

据悉,此次普洱市4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占云南省23个入选项目的六分之一。

宣抚司礼仪乐舞

宣抚司礼仪乐舞源于云南省西南部和缅甸、泰国部分地区的民间乐舞,流传中在茫吐薅(今勐阿村)得以保存,经过长期发展,勐阿艺人在乐舞中融入了爱情、道德、宗教、生活等元素,形成了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表演形式。

(普洱市非遗中心供图)

(陆江涛摄)

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四年封“孟琏长官司”时,土司任命擅长表演民间乐舞的勐阿乐舞队为土司礼仪乐舞队,并设官员专门管理,使民间自娱自乐的乐舞向文治教化转变。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土司礼仪乐舞队更名为宣抚司礼仪乐舞队,经过长期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乐舞制度。

傣族白象、马鹿舞

傣族白象、马鹿舞是傣族民间古老而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也是现存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传承至今,并不局限于佛事礼仪活动,还在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神鱼节等民俗节日和地方性节庆活动中进行常规性展演,与傣族民俗活动密不可分。表演中常与傣族神鱼舞、孔雀舞、嘎光舞等相配共舞,形式丰富多彩,气氛热烈壮观,充满生活气息和喜庆祥和的艺术感染力,数百年来,一直深受傣族人民喜爱。

(普洱市非遗中心供图)

该舞蹈历史悠久,在唐代时已有记载,广泛流传于云南省西南部及缅甸东北部的傣族聚居区,是傣族民间用于喜庆祈福场合的民间传统道具舞。傣族人民用该舞蹈来表达内心的尊重礼赞和虔诚恭敬,表达祝福吉祥幸福的心愿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佤族织锦

佤族织锦佤语称“待”,所用纺线原料以棉、麻为主。织锦讲究色彩的运用,以黑色和红色为基本色调,以黄、绿、白、蓝相间,粉红、粉紫、棕色为辅助色,有深浅颜色的相互变化。具体图案可分条纹和条纹几何纹相间两大类,条纹中十字纹居多,几何纹则多为菱形纹。点、线、面、横纵,疏密变化丰富。织出的布匹主要用于服饰、挎包、被套、床单、饰件、幕帐等。

 

(省级传承人娜汉织锦工艺成品 张纪摄)

除西盟佤族自治县外,其他佤族居住区、均有佤族织锦分布。佤族女装无论是西盟还是沧源、澜沧、耿马、双江、孟连等地,还是缅甸的佤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幅织锦布为裙、织锦包、贯头衣。

 

(市级传承人李卫英教女儿学习织布 蒋淋摄)

佤族织锦所表现的色彩和图案,其象征意义融合在佤族的原始宗教框架中,反映了佤族人民“万物有灵”的原始自然崇拜的宗教理念,涵盖了佤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传统的生命意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相互配合,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成为佤族重要的民族文化标识。

打陀螺

打陀螺活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群众性传统体育活动,深受景谷全县各族群众的喜爱,并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提倡。从陀螺制作的选材,制作样式、种类,打陀螺的花样,技巧,打陀螺比赛,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普洱市非遗中心供图)

打陀螺的宏大场面与欢快热烈的比赛氛围,形成了鲜明的的地方民族特色,景谷当地也涌现出了一批打陀螺的高手,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中摘金夺银,影响巨大,声名远播,景谷因此也有了“陀螺之乡”的美誉。(戴铮)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