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奋进 “热”速向前

时间:2021-05-2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周佳艺

红河州的奋进史在云南的地位从来举足轻重,回眸历史,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延续涛涛之声;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展现着一代人的果敢创新。厚重而又灵气,古老而又青春的红河在高质量的发展征途中,继往开来,如奔涌之势,一往无前。

聚焦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红河不断深化改革,提升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2020年,红河州地区生产总值达2417.48亿元,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三位,跃居至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首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6%和8%,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产业蓄能提速

在泸西的“明康汇”生态农业基地,每个蔬菜品种从育苗、移载、施肥、浇水再到收割、储存、质检、包装、运输等整个生产过程,已经形成了农特产品现代“工业化”生产链条。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生产经营方式,该基地带动了整个蔬果种植片区的农民增收。

(蒙自文旅局供图)

红河持续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包含泸西蔬菜在内的,开远花卉、蒙自石榴3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为第二批“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这厢,传统农业产业升级求新;那厢,新型产业发展蓄力。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壮大,全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预计实现产值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弥勒市、建水县分别成功创建为全国、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项目发展加速

高速公路跨过红河南岸,高速铁路实现“零”突破,红河蒙自机场获批复开工建设……重大项目成为推动红河州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0年,红河共推进6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717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8.41亿元。

2020年,红河新增规上工业增加值达510亿元,比上年增长5%以上。河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基本建成,涌顺铝业15万吨中高端铝合金、云锡锡冶炼异地搬迁等项目竣工投产,全省首台国产化计算机成功下线。

此外,沿边开放活力涌动,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获批建设,以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为引领、红河综合保税区和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昆河经济带为纽带的开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绿色保护增速

屏边大围山、绿春黄连山、金平分水岭,山色灵秀;异龙湖、长桥海,水色清秀。2020年,红河森林覆盖率达57.32%,域内生态宜人,气候舒爽,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之地,并获评“2015年度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和“2017年度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近年来,红河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部县市城市规划区内或城市周边,建设了11个森林公园和4个湿地公园,实现了一县市一公园。绿色发展之花比比皆是,2018年,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屏边县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个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开远热电气循环利用产业园等成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云锡锡冶炼退城入园搬迁改造及弥勒甸溪河、建水五龙湖、开远凤凰生态公园治理等项目成为生态治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民生福祉保速

91.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年底的16.22%到现在全面清零;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9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拉祜族、布朗族2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在扶贫攻坚战中,红河交出了满意答卷。

金平县沙依坡乡阿都波村委会牛坪子村进村道路实现硬化,村民罗远丰喜上心头,产业发展有基础,生活有奔头;红河县洛恩乡草果村的李呼者在政策的支持下,搬进了迤萨镇西湖小区,告别了四处漏雨的破瓦房——生动的脱贫事例,是红河在保民生工程中所作出的点滴成效。 

目前,在过去脱贫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红河州继续抓实“一县一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启动实施“十百千”工程。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6%、9.6%,分别达37500元、13580元,年均投入民生资金占地方财力的75%以上。全州学前3年毛入学率从65.06%提高到91.27%,义务教育巩固率从78.11%提高到96.25%,高中毛入学率从60.88%提高到88.86%。卫生事业取得新突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17%。(周佳艺)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